AOP面向切面

spring框架

**

AOP面向切面

**

开门见山,此篇博客将主要来讲讲这个spring框架的AOP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即面向切面编程的技术:AOP基于IOC基础,是对OOP的有益补充。

AOP面向切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

    1.Joinpoint连接点:

指被拦截的点,在spring中指的是方法,在类中的方法可以被增强,这些方法称之为连接点。(增强:加功能)

    2.Pointcut切入点:

对Joinpoint进行拦截定义在类中有很多的方法是可以被增强的,实际增强的方法称之为切入点。

    3.ice(增强/通知)

所谓的增强是指拦截到Joinpoint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通知

通知存在5种:

前置通知方法之前执行
后置通知方法之后执行
异常通知方法出现异常执行
最终通知后置通知之后执行
环绕通知方法之前和方法之后

    4.Aspect切面:

是切入点和通知的结合    将增强应用到切入点的过程

首先根据前面的那些概念基本能猜到,这个AOP是用来给我们的方法加功能的。

也就是我们先写好一个方法,然后在测试期间,我们不想对这个原有方法进行修改,那么用切面即可。

其实,用AOP采取横向的抽取机制,取代了传统的纵向继承体系写重复性代码

说到这里,基本对为什么用它有所了解。

那么它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呢???

    AOP是基于动态代理实现

1.第一种

有接口的情况下,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

2.第二种

在没有接口的情况下,通过CGLib代理方式创建类的子类,通过子类调用父类的方法完成增强

上一篇 》
控制反转与依赖注入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400_IB Specification Vol 2-Release-2.0-Final-2025-07-31.pdf》,主要描述了InfiniBand架构2.0版本的物理层规范。文档详细规定了链路初始化、配置与训练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传输序列(TS1、TS2、TS3)、链路去偏斜、波特率、前向纠错(FEC)支持、链路速度协商及扩展速度选项等。此外,还介绍了链路状态机的不同状态(如禁用、轮询、配置等),以及各状态下应遵循的规则和命令。针对不同数据速率(从SDR到XDR)的链路格式化规则也有详细说明,确保数据包格式和控制符号在多条物理通道上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文档还涵盖了链路性能监控和错误检测机制。 适用人群:适用于从事网络硬件设计、开发及维护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了解InfiniBand物理层细节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设计和实现支持多种数据速率和编码方式的InfiniBand设备;② 开发链路初始化和训练算法,确保链路两端设备能够正确配置并优化通信质量;③ 实现链路性能监控和错误检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本文档属于InfiniBand贸易协会所有,为专有信息,仅供内部参考和技术交流使用。文档内容详尽,对于理解和实施InfiniBand接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读者应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学习,以确保正确理解和应用规范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