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C++多态是通过虚函数表来实现的,那具体是什么样的大家清楚吗?开篇依旧提出来几个问题:
-
普通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带虚函数的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单继承下不含有覆盖函数的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单继承下含有覆盖函数的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多继承下不含有覆盖函数的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多继承下含有覆盖函数的类对象的是什么布局?
-
多继承中不同的继承顺序产生的类对象布局相同吗?
-
虚继承的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菱形继承下类对象是什么布局?
-
为什么要引入虚继承?
-
为什么虚函数表中有两个析构函数?
-
为什么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
-
为什么基类析构函数需要是虚函数?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多态。
什么是多态?
多态可以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
-
编译时多态:基于模板和函数重载方式,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对象的行为,也称为静态绑定。
-
运行时多态:面向对象的一大特色,通过继承方式使得程序在运行时才会确定相应调用的方法,也称为动态绑定,它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传说中的虚函数表。
如何查看对象的布局?
在gcc中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看对象布局:
g++ -fdump-class-hierarchy model.cc后查看生成的文件
在clang中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clang -Xclang -fdump-record-layouts -stdlib=libc++ -c model.cc
上面两种方式其实足够了,也可以使用gdb来查看内存布局,这里可以看文末相关参考资料。本文都是使用clang来查看的对象布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秘下各种继承条件下类对象的布局情况吧~
普通类对象的布局
如下代码:
struct Base {
输出如下:
*** Dumping AST Record Layout
画出图如下:
从结果中可以看见,这个普通结构体Base的大小为8字节,a占4个字节,b占4个字节。
带虚函数的类对象布局
struct Base {
对象布局如下:
*** Dumping AST Record Layout
这个含有虚函数的结构体大小为16,在对象的头部,前8个字节是虚函数表的指针,指向虚函数的相应函数指针地址,a占4个字节,b占4个字节,总大小为16。
虚函数表布局:
Vtable for 'Base' (5 entries).
画出对象布局图如下:
我们来探秘下传说中的虚函数表:
offset_to_top(0):表示当前这个虚函数表地址距离对象顶部地址的偏移量,因为对象的头部就是虚函数表的指针,所以偏移量为0。
RTTI指针:指向存储运行时类型信息(type_info)的地址,用于运行时类型识别,用于typeid和dynamic_cast。
RTTI下面就是虚函数表指针真正指向的地址啦,存储了类里面所有的虚函数,至于这里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