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N算法的原理:
knn不仅可以实现分类还可以实现回归.kNN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邻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并具有这个类别上样本的特性。该方法在确定分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最简单最初级的分类器是将全部的训练数据所对应的类别都记录下来,当测试对象的属性和某个训练对象的属性完全匹配时,便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但是怎么可能所有测试对象都会找到与之完全匹配的训练对象呢,其次就是存在一个测试对象同时与多个训练对象匹配,导致一个训练对象被分到了多个类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呢,就产生了KNN。
KNN是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它的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通常是不大于20的整数。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KNN通过依据k个对象中占优的类别进行决策,而不是单一的对象类别决策。这两点就是KNN算法的优势。
接下来对KNN算法的思想总结一下:就是在训练集中数据和标签已知的情况下,输入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的特征与训练集中对应的特征进行相互比较,找到训练集中与之最为相似的前K个数据,则该测试数据对应的类别就是K个数据中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分类,其算法的描述为:
1)计算测试数据与各个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的递增关系进行排序;
3)选取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测试数据的预测分类。
KNN算法是很基本的机器学习算法了,它非常容易学习,在维度很高的时候也有很好的分类效率,因此运用也很广泛,这里总结下KNN的优缺点。
KNN的主要优点有:
1) 理论成熟,思想简单,既可以用来做分类也可以用来做回归
2) 可用于非线性分类
3) 训练时间复杂度比支持向量机之类的算法低,仅为O(n)
4) 和朴素贝叶斯之类的算法比,对数据没有假设,准确度高,对异常点不敏感
5) 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6)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
KNN的主要缺点有:
1)计算量大,尤其是特征数非常多的时候
2)样本不平衡的时候,对稀有类别的预测准确率低
3)KD树,球树之类的模型建立需要大量的内存
4)使用懒散学习方法,基本上不学习,导致预测时速度比起逻辑回归之类的算法慢
5)相比决策树模型,KNN模型可解释性不强
以上就是KNN算法原理的一个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尤其是在用scikit-learn学习KNN的朋友们。
https://www.cnblogs.com/zhengxingpeng/p/667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