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ring-boot-starter-parent
spring-boot-dependencies依赖里面有各个包的版本号,是个配置文件,也就是版本仲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引入依赖不需要写入版本号了。
我们在创建一个项目后,pom配置文件中会有默认的dependencies:(注意是在parent标签内不是dependencies标签内)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2.1.4.RELEASE</version>
<relativePath/> <!-- lookup parent from repository -->
</parent>
那么继承的这个parent作用有哪些:
- 定义了 Java 编译版本为 1.8 。
- 使用 UTF-8 格式编码。
- 继承自spring-boot-dependencies,这个里边定义了依赖的版本,也正是因为继承了这个依赖,所以我们在写依赖时才不需要写版本号。
- 执行打包操作的配置。
- 自动化的资源过滤。
- 自动化的插件配置。
- 针对 application.properties 和 application.yml 的资源过滤,包括通过 profile
定义的不同环境的配置文件,例如 application-dev.properties 和 application-dev.yml。
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司都需要这个 parent ,有的时候,公司里边会有自己定义的 parent ,我们的 Spring Boot 项目要继承自公司内部的 parent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们自行定义 dependencyManagement 节点,然后在里边定义好版本号,再接下来在引用依赖时也就不用写版本号了,像下面这样: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2.1.4.RELEASE</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这样写之后,依赖的版本号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关于打包的插件、编译的 JDK 版本、文件的编码格式等等这些配置,在没有 parent 的时候,这些统统要自己去配置。
**
二、springboot-starter
**
我们称之为springboot场景启动器:帮我们导入了springboot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依赖
里面有支持ajax的、支持tomcat的
三、注解
@EnableAutoConfiguration可将@SpringBootApplication标注的类下面所有子包里面的所有组件扫描到spring容器中
@import()作用是导入组件
@Responsebody是说明返回的数据全部都给浏览器,写在类或方法前面。如果类中每个方法都要用到,那就写在类前面。(如果是对象还能转成json数据)
@RestController其实是@Responsebody和@Controller的结合
@ConfigurationProperties和@Value获取值:
@ConfigurationProperties可以批量注入properties中的属性,而Value中只可以一个个指定。
@ConfigurationProperties支持宽松语法绑定,比如驼峰命名,下划线之类的,可以匹配到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person”)默认是application.properties 。这时候需要用注解@PropertySource(Value={“classpath:文件名称”})
@ImportResource(locations = {“classpath:”})放在主程序中,加载另外一个配置文件(默认路径是resources下的文件哦)
但是这样在写大项目时太麻烦了,就需要写一个配置类。在配置类中可以添加配置文件比如@Bean添加bean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