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递归函数

本文探讨了Python中的递归函数,通过一个阶乘的示例解释了递归的核心思想,并强调了递归函数在定义简洁性和逻辑清晰上的优势。同时提醒在编写递归函数时需要注意避免无限递归导致的内存溢出问题。文章还包含了一个练习,要求用递归实现用户输入的累加和以及展开嵌套列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篇: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2489308/article/details/89407489

递归函数

如果一个函数在内部调用了自身,这个函数就被称为递归函数。 接下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求阶乘。

i = 1
result = 1
while i<=4:
    result = result * i
    i+=1
print(result)

# 求1-100的和
totle = 0
for i in range(1,101):
    totle = i + totle
print(totle)

这是最普通的方法来实现的,接下来我们看下用递归怎么实现这个功能。

5! = 5*4!
4! = 4*3!

计算5的阶乘 我可以写一个方法xx来完成,xx计算4的阶乘,xx可以写xxx来完成3的阶乘,以此类推
def getNums(num):
    num * xx(num-1)
def xx(num):
    num * xxx(num-1)
def xxx(num):
    num * xxxx(num-1)
---------------------------------------------

示例分析

def getNums(num):
    num * getNums(num-1)

# 第一次
def getNums(num = 4):
    4 * getNums(num - 1)            # 4 * 3 * 2 *1

# 第二次
def getNums(num = 3):
    return 3 * getNums(num - 1)     # 3 * 2 *1

# 第三次
def getNums(num = 2):
    return 2 * getNums(num - 1)     # 2 * 1

# 第四次
def getNums(num = 1):
    # 1 * getNums(1 - 1)
    return 1
def factorial(n):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1)

factorial(5)
函数执行分析结果
factorial(5)                        # 第 1 次调用使用 5
5 * factorial(4)                    # 第 2 次调用使用 4
5 * (4 * factorial(3))              # 第 3 次调用使用 3
5 * (4 * (3 * factorial(2)))        # 第 4 次调用使用 2
5 * (4 * (3 * (2 * factorial(1))))  # 第 5 次调用使用 1
5 * (4 * (3 * (2 * 1)))             # 从第 5 次调用返回
5 * (4 * (3 * 2))                   # 从第 4 次调用返回
5 * (4 * 6)                         # 从第 3次调用返回
5 * 24                              # 从第 2 次调用返回
120                                 # 从第 1 次调用返回
---------------------------------------------------

递归最核心的思想是:每一次递归,整体问题都要比原来减小,并且递归到一定层次时,要能直接给出结果!

递归函数的优点是定义简单,代码量少,逻辑清晰。理论上,所有的递归函数都可以写成循环的方式,但循环的逻辑不如递归清晰。

在写递归函数的时候,一定要有人结束的标志,要不然就会进入死循环,造成内存溢出,程序崩溃

def test():
    print("haha")
    test()
test()

使用递归函数需要注意防止递归深度溢出,在Python中,通常情况下,这个深度是1000层,超过将抛出异常。

练习

  • 计算用户输入的累加和,用递归的方式
  • 用递归的方式输出l=['jack',('tom',23),'rose',(14,55,67)] 列表内的每一个元素
nums = int(input("input nums:"))
def sum_nums(n):
    if n == 0:
        return 0
    return n + sum_nums(n-1)

nums = sum_nums(nums)
print(nums)
-----------------------------------
def dp(s):
  if isinstance(s,(int,str)):
    print(s)
  else:
    for item in s:
      dp(item)
l=['jack',('tom',23),'rose',(14,55,67)]
dp(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