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 Objective-C 2.0 阅读笔记 (二)

本文详细阐述了Objective-C中属性的概念,包括其如何封装对象数据,点语法与存取方法的关系,以及原子性、读/写权限、内存管理语义等特质。探讨了属性在编程实践中的应用,如惰性初始化和KVO通知,并强调了直接访问实例变量与通过属性访问的区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理解“属性”这一概念

  1. “属性”(property)是Objective-C的一项特性,用于封装对象中的数据。

  2. 编译器会把“点语法”转换为对存取方法的调用,使用“点语法”的效果与直接调用存取方法相同。因此使用点语法和直接调用存取方法之间没有丝毫差别。

     NSString *lastName = aPerson.lastName;   //Same as:
     NSString *lastName = [aPerson lastName];
    
  3. 属性可以拥有的特质分为四类:

    1. 原子性
    2. 读/写权限
    3. 内存管理语义
    4. 方法名
  4. 读/写权限

    1. 具备readwrite(读写)特质的属性拥有“获取方法”(getter)与“设置方法”(setter)。若该属性由@synthesize实现,则编译器会自动生成这两个方法。
    2. 具备readonly(只读)特质的属性仅拥有获取方法,只有当该属性由@synthesize实现时,编译器才会为其合成获取方法。你可以用此特质把某个属性对外公开为只读属性,然后在“class-continuation分类”中将其重新定义为读写属性。
  5. **getter=**指定“获取方法”的方法名。

    @property (nonatomic, getter = isOn) Bool on;
    

在对象内部尽量直接访问实例变量

  1. 使用“点语法”与不经由存取方法而是直接访问实例变量,两种写法有几个区别:
    1. 由于不经过Objective-C的“方法派发”(method dispatch)步骤,所以直接访问实例变量的速度当然比较快。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所生成的代码会直接访问保存对象实例变量的那块内存。
    2. 直接访问实例变量时,不会调用其“设置方法",这就绕过了为相关属性所定义的“内存管理语义”。比方说,如果在ARC下直接访问一个声明为copy的属性,那么并不会拷贝该属性,只会保留新值并释放旧值。
    3. 如果直接访问实例变量,那么不会触发“键值观测”(Key-Value Observing, KVO)通知。这样做是否会产生问题,还取决于具体的对象行为。
    4. 通过属性来访问有助于排查与之相关的错误,因为可以给“获取方法"和/或“设置方法”中新增“断点" (breakpoint),监控该属性的调用者及其访问时机。
  2. 在对象内部读取数据时,应该直接通过实例变量来读,而写入数据时,则应该通过属性来写
  3. 在初始化方法及dealloc方法中,总是应该直接通过实例变量来读写数据(因为子类可能会“覆写”设置方法)。
  4. 有时会使用惰性初始化技术配置某份数据,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属性来读取数据,否则,实例变量就永远不会初始化(因为不走获取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