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形DP求树的直径 讲解+例题

本文深入解析了HDU2196 Computer这一树形DP经典题目,通过将无根树转化为有根树进行分析,详细解释了如何求解以任一结点为根时,距该结点最远距离的算法。文章阐述了f[i][0]和f[i][1]两个关键状态的含义及其递推公式,为理解树形DP提供了清晰思路。

例题:HDU 2196 Computer(树形dp经典)

传送门

证明: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shuangde800/article/details/9732825 

把无根树转化成有根树分析,

对于上面那棵树,要求距结点2的最长距离,那么,就需要知道以2为顶点的子树(蓝色圈起的部分,我们叫它Tree(2)),距顶点2的最远距离L1

还有知道2的父节点1为根节点的树Tree(1)-Tree(2)部分(即红色圈起部分),距离结点1的最长距离+dist(1,2) = L2,那么最终距离结点2最远的距离就是max{L1,L2}

f[i][0],表示顶点为i的子树的,距顶点i的最长距离
f[i][1],表示Tree(i的父节点)-Tree(i)的最长距离+i跟i的父节点距离

要求所有的f[i][0]很简单,只要先做一次dfs求每个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最长距离即可。
然后要求f[i][1], 可以从父节点递推到子节点,

假设节点u有n个子节点,分别是v1,v2...vn
那么
如果vi不是u最长距离经过的节点,f[vi][1] = dist(vi,u)+max(f[u][0], f[u][1])
如果vi是u最长距离经过的节点,那么不能选择f[u][0],因为这保存的就是最长距离,要选择Tree(u)第二大距离secondDist,
可得f[vi][1] = dist(vi, u) + max(secondDist, f[u][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