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CSI简介
- 认识iSCSI:
- 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Internet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由IBM公司研究开发的IP SAN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基于 TCP/IP的协议连接iSCSI服务端(Target)和客户端(Initiator),使得封装后的SCSI数据包可以在通用互联网传输,最终实现iSCSI服务端映射为一个存储空间(磁盘)提供给已连接认证后的客户端。
-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I/O技术,规范了一种并行的I/O总线和相关的协议,SCSI的数据传输是以块的方式进行的。
SCSI总线通过SCSI控制器来和硬盘之类的设备进行通信, SCSI控制器称为Target,访问的客户端应用称为Initiator。窄SCSI总线最多允许8个、宽SCSI总线最多允许16个不同的SCSI设备和它进行连接,每个SCSI设备都必须有自己唯一的SCSI ID(设备的地址)
- iSCSI实现
(1)iSCSI Target
即 iSCSI 目标,它是 iSCSI 网络的服务器组件,通常是一个存储设备,用于包含所需的数据并回应来自 iSCSI 启动器的请求。
(2)iSCSI Initiator
iSCSI 启动器,从本质上说,iSCSI 启动器是一个客户端设备,用于将请求连接并启动到服务器(iSCSI 目标)。
- 工作过程
(1)Initiator发出请求后,会在本地的操作系统会生成了相应的SCSI命令和数据I/O请求,然后这些命令和请求被封装加密成IP信息包,通过以太网(TCP/IP)传输到Targer。
(2)当Targer接收到信息包时,将进行解密和解析,将SCSI命令和I/O请求分开。SCSI命令被发送到SCSI控制器,再传送到SCSI存储设备。
(3) 设备执行SCSI命令后的响应,经过Target封装成iSCSI响应PDU,再通过已连接的TCP/IP网络传送给Initiator。
(4) Initiator会从iSCSI响应PDU里解析出SCSI响应并传送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响应给应用程序。
二、配置磁盘共享
- 服务端
- 安装共享策略编辑器
- 建立共享磁盘
- 划分一块磁盘分区
修改标签为8e(lvm)
- 同步分区表,并创建物理卷,物理卷组
- vgdisplay 可以查看pe的大小,创建逻辑卷是时把所有pe给它
- 配置共享策略编辑器
- 客户端
- 安装iscsi客户端软件(本机已经安装过)
- 发现共享设备
-m 表示模式,方式
-t 表示类型(sendtargets发送目标)
-p 表示端口 - 此时登陆共享设备,登录失败
-m mode表示模式,方式
-T 表示targetname(目标名称)
-p 表示端口
-l 表示login登陆 - 编辑文件使加密方式和自己在服务器端设立的一致
- 重启服务,再次登录共享设备,成功
- 查看共享设备
/dev/sda就是共享设备
三、共享设备扩展
- 服务端
- 再添加一个分区,创建新的物理卷,并添加到vg0物理卷组中,进行逻辑卷扩容(这里不再赘述)
- 客户端
- 查看共享设备大小没有变
- 退出共享设备,再次登录共享设备
- 查看共享设备大小变大了
- 这个共享设备可以正常使用
- 创建分区
- 格式化
- 挂载,并可以创建文件
四、共享设备永久挂载
- 编写自动挂载文件(错误方式)
- 上述配置文件的格式是错误的,虽然显示可以挂载,但是会导致客户端重启失败
- 重启
- 会发现客户端不能正常关机,需要手动poweroff
- 再次开启客户端,也不能正常开启
- 此时需要进入上下键界面,按“e”
ctrl+x - 进入root环境,将配置文件错误一行注释掉
- 两次“exit”
- 编写自动挂载文件(正确方式)
_netdev 注明此为网络磁盘,应在网络启动后再挂载
- 测试:此时可以正常重启,也实现了自动挂载功能
五、删除共享设备
- 客户端
- 在客户端安装树形显示目录软件
更方便的显示系统中是否还存在某个服务的相关内容
- 树形显示/var/lib/iscsi
- 取消自动挂载
将/dev/vda1从/mnt上卸载,删除/etc/fstab中自动挂载的那一行 - 退出共享设备
- 这时候我们发现如果重新启动服务后,该分区又会回来,且树形结构中的iscsi服务的内容还在
- 退出共享设备正确方式:
先退出登录
再删除服务的配置文件
测试重启服务后,分区不存在,且树形结构中的iscsi服务的内容不存在
- 服务端
- 清除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