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端到端文本转语音速度提高38倍,全新语音合成系统FastSpeech 梅尔谱的生成速度提升270倍,微软和浙大联合推出
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文本到语音合成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合成速度慢、稳定性差、可控性缺乏等。为此,微软亚洲研究院机器学习组和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语音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新型前馈网络FastSpeech,兼具快速、鲁棒、可控等特点。
与自回归的Transformer TTS相比,FastSpeech将梅尔谱的生成速度提高了近270倍,将端到端语音合成速度提高了38倍,单GPU上的语音合成速度达到了实时语音速度的30倍。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文本到语音合成(Text-to-Speech,TTS)技术取了快速发展。与传统语音合成中的拼接法(concatenative synthesis)和参数法(statistical parametric synthesis)相比,端到端语音合成技术生成的声音通常具有更好的声音自然度。但是,这种技术依然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
合成语音的速度较慢:端到端模型通常以自回归(Autoregressive)的方式生成梅尔谱(Mel-Spectrogram),再通过声码器(Vocoder)合成语音,而一段语音的梅尔谱通常能到几百上千帧,导致合成速度较慢;
-
合成的语音稳定性较差:端到端模型通常采用编码器-注意力-解码器(Encoder-Attention-Decoder)机制进行自回归生成,由于序列生成的错误传播(Error Propagation)以及注意力对齐不准,导致出现重复吐词或漏词现象;
-
缺乏可控性:自回归的神经网络模型自动决定一条语音的生成长度,无法显式地控制生成语音的语速或者韵律停顿等。
为了解决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微软亚洲研究院机器学习组和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语音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新型前馈网络FastSpeech,可以并行、稳定、可控地生成高质量的梅尔谱,再借助声码器并行地合成声音。
在LJSpeech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FastSpeech除了在语音质量方面可以与传统端到端自回归模型(如Tacotron2和Transformer TTS)相媲美,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