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UTF-8 编码验证

本文详细解析了UTF-8编码的规则,展示了如何通过检查字节序列来判断其是否符合UTF-8编码标准。通过具体示例,阐述了有效的UTF-8编码应遵循的条件,包括1至4字节字符的编码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UTF-8 中的一个字符可能的长度为 1 到 4 字节,遵循以下的规则:

  1. 对于 1 字节的字符,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2. 对于 n 字节的字符 (n > 1),第一个字节的前 n 位都设为1,第 n+1 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这是 UTF-8 编码的工作方式:

   Char. number range  |        UTF-8 octet sequence
      (hexadecimal)    |              (binary)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给定一个表示数据的整数数组,返回它是否为有效的 utf-8 编码。

注意:
输入是整数数组。只有每个整数的最低 8 个有效位用来存储数据。这意味着每个整数只表示 1 字节的数据。

示例 1:

data = [197, 130, 1], 表示 8 位的序列: 11000101 10000010 00000001.

返回 true 。
这是有效的 utf-8 编码,为一个2字节字符,跟着一个1字节字符。

示例 2:

data = [235, 140, 4], 表示 8 位的序列: 11101011 10001100 00000100.

返回 false 。
前 3 位都是 1 ,第 4 位为 0 表示它是一个3字节字符。
下一个字节是开头为 10 的延续字节,这是正确的。
但第二个延续字节不以 10 开头,所以是不符合规则的。

思路:看懂这个表就比较简单了,具体看代码注释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validUtf8(self, data):
        """
        :type data: List[int]
        :rtype: bool
        """
        # 用来统计之后还有几个字节
        count = 0
        # 把数据直接当成2进制来看
        for i in data:
            if count == 0:
                # 右移去除二进制的unicode码
                # 这是表中最后一种情况
                # 后面还跟有3个10xxxxxx
                if i >> 3 == 0b11110:
                    count = 3
                # 第三种情况
                elif i >> 4 == 0b1110:
                    count = 2
                # 第二种
                elif i >> 5 == 0b110:
                    count = 1
                # 第一种
                elif i >> 7 == 0b0:
                    count = 0
                # 如果不是以上情况则直接返回False
                else:
                    return False
            # 接着判断之后的字节是否符合要求
            else:
                # 若去除unicode码后为10,则符合,count-1判断下一个字节
                if i >> 6 == 0b10:
                    count -= 1
                # 不为10则为False
                else:
                    return False
            
        return count == 0

 

### 如何将 `eh_cn.utf-8` 修改为 `Zn_us.utf-8` 在 IT 系统中,字符编码设置通常涉及配置文件或环境变量的调整。以下是具体的操作说明: #### 配置文件中的修改 如果当前系统的默认显示格式被设定为 `eh_cn.utf-8` 并存储在一个配置文件中,则可以通过编辑该文件来完成更改。假设此配置位于某个特定路径下的启动参数或者初始化脚本中,可以直接打开并查找关键字 `eh_cn.utf-8` 进行替换。 例如,在 Linux 或类 Unix 环境下,可能需要编辑 `.bashrc`, `.profile` 或者应用程序专属的配置文件: ```bash sed -i 's/eh_cn.utf-8/Zn_us.utf-8/g' /path/to/config/file.conf ``` 上述命令利用了 `sed` 工具全局替换功能[^1]。 #### PyCharm 中的相关操作 对于开发环境中涉及到的编码问题(如通过 PyCharm 设置),可以参照相关文档进行调整。比如按照引用描述的内容搭建好基础环境后,进一步确认项目级或 IDE 级别的编码选项是否匹配目标需求[^2]。 进入 **File -> Settings -> Editor -> File Encodings** 菜单项,确保 Global Encoding 和 Project Encoding 均设为期望值即 `Zn_us.utf-8` 类型的新标准。 #### 加密逻辑分析与潜在影响评估 当遇到像 NDUser_Login.js 文件这样处理敏感数据的地方时,任何关于字符编码的变化都应谨慎对待以免破坏原有业务流程。从已有资料得知,密码及其他重要字段在此处经过特殊算法转换后再提交给服务器端验证[^3]。因此建议先测试简单场景再推广至全系统范围应用新编码方案。 ```javascript // 示例:假定原JS片段中有如下部分负责组装请求体 let loginUrl = baseUrl + "?username=" + username + "&password=" + encode(password); function encode(inputStr){ return inputStr.split("").map(char => char.charCodeAt(0)).join(""); } ``` 以上伪代码仅用于演示目的,并不代表实际实现细;但可以看出改变底层使用的字符集定义可能会间接干扰到此类依赖于精确字序列计算的功能模块运作情况。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