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次的Java语言基础继续:
一、常量
定义:常量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其值不发生改变的量;
常量的分类:字面值常量和自定义常量;
字面值常量包括: 字符串常量,整数常量,小数常量,字符常量,布尔型常 量,空常量;
其中整数常量提供了四种表现形式: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二、变量
定义:在执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名=变量值;
数据类型可以分为:(1).数值型 :整数型:int byte short long
小数型:float double
(2)布尔型:boolean
(3)字符型:char
注意:整数类型默认为int ,小数类型默认为double
float b=5+5.5;//错误编译不通过,5.5为double型转为float有精度损失
在使用变量时应注意:(1)一个作用域中只能定义一个变量;(2)未经过初始化的变量不能使用;(3).最好一行定义一个变量。
三、数据类型转换
分为强制类型转换和隐式类型转换
隐式转换:short byte char 参与运算首先转为int 型,如有long float double
则转为long flaot double;boolean不参与运算。
强制类型转换: 目标数据类型 变量名=(目标数据类型)(被转数据)
四、字符与字符串参与运算
+加号的作用:(1)数值加法;(2)连接符;
ASCII码:‘A’65 ; ‘a’97;‘0’ 48;
System.out.println(''hello'+'a'+2);//结果为helloa2
System.out.println('a'+2+"hello");//结果为99hello
System.out.println("5+5="+5+5);//结果为5+5=55
System.out.println(5+5+"=5+5");//结果为10=5+5
五、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 - ,* ,/ ,%, ++,- -;
2.赋值运算符:=,+=,—=,*=,/=,%=;
short b=1;
b=b+1;//错误
b+=1;//正确 +=会帮助自动强制类型转换
3.关系运算符:==,<, >, <=, >= ,!=;
4.逻辑运算符:& ,|,!,^, && ,||;
&与&&的区别:(1)运算结果一致
(2)运算效率不同 &&左端为false时则右端不执行,左端为true时右端执行;而&两端都执行,因此&&效率比&高。
同理|与||;
5.三元运算符: 关系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