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泛型?
所谓的泛型就是允许我们在定义类、接口、方法时使用类型形参,这个类型形参将在声明变量、创建对象、调用方法时动态地指定(即传入实际的类型参数,也可称为类型实参)。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泛型呢?
因为Java集合对元素类型没有任何限制,这样可能引发一些问题。比如我们想创建一个只能保存Tiger对象的集合,但是程序也可以轻易地将Cat对象“丢”进去,所以可能会引发异常。
public class ListE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只想保存字符串的List集合
List strList = new ArrayList();
strList.add(“这是一只老虎”);
strList.add(“这是一只猫”);
//“不小心”把一个Integer对象“丢进了集合里”
strList.add(5); //1
strList.forEach(str->System.out.println(((String)str).length())); //2
}
}
我们在1处要是不小心把一个Integer对象“丢进”了List集合中,在2处程序就会引发ClassCastException异常,因为程序试图把一个Integer对象转换为String类型。
这个时候泛型就可以派上用场啦!让我们来用泛型改进这个程序
public class Generic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只想保存字符串的List集合
List<String> str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1
strList.add(“这是一只老虎”);
strList.add(“这是一只猫”);
//下面代码将引起编译错误
strList.add(5); //2
strList.forEach(str->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3
}
}
在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特殊的List集合:strList,在这个集合里只能保存字符串对象,不能保存其他类型的对象。在2处程序会引发编译异常。在3处也不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因为strList对象可以“记住”它的所有集合元素都是String类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使用泛型的好处,它会让我们的代码更加健硕,能够避免我们把其他对象“丢进”strList集合中,程序会更加的简洁,集合会自动记住所有集合元素的数据类型,从而就无须对元素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了。
List<String> strList = new ArrayList<>();
Map<String , Integer> scores = new HashMap<>();
public class Diamon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自动推断出ArrayList的<>里应该是String
List<String> books = new ArrayList<>();
books.add(“疯狂Java讲义”);
books.add(“疯狂Android讲义”);
//遍历books集合,集合元素就是String类型
books.forEach(ele -> System.out.println(ele.length()));
//Java自动推断出HashMap的<>里应该是String,List<String>
Map<String , List<String>> schoolsInfo = new HashMap<>();
//Java自动推断出ArrayList的<>里应该是String
List<String> schools = new ArrayList<>();
schools.add(“斜月三星洞”);
schools.add(“西天取经洞”);
schoolsInfo.put(“孙悟空” , schools);
//遍历Map时,Map的key是String类型,value是List<String>类型
schoolsInfo.forEach((key , value) -> System.out.println(key + “-->” +value));
}
}
当我们创建带泛型声明的自定义类,为该类定义构造器时,构造器名还是原来的类名,不要增加泛型声明。例如,我们为Apple<T>类定义构造器,其构造器名依然是Apple,而不是Apple<T>。
public class Cat<T>
{
//使用T类型形参定义实例变量
private T info;
public Cat(){}
//下面方法中使用T类型形参来定义构造器
public Cat(T info)
{
this.info = info;
}
public void setInfo(T info)
{
this.info = info;
}
public T getInfo()
{
return this.inf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由于传给T形参的是String,所以构造器参数只能是String
Cat<String> a1 = new Cat<>(“猫”);
System.out.println(a1.getInfo());
//由于传给T形参的是Double,所以构造器参数只能是Double或double
Cat<Double> a2 = new Cat<>(6.66);
System.out.println(a2.getInfo());
}
}
当我们创建了一个带泛型声明的自定义类,为该类定义构造器时,构造器名还是原来的类名,不要增加泛型声明。像我们上面那个程序为Cat<T>类定义构造器,它的构造器名依然是Cat。在菱形语法中我们可以省略<>中的类型实参。从泛型类派生子类当创建了带泛型声明的接口、父类之后,可以为该接口创建实现类,或从该父类派生子类,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这些接口、父类时不能再包含类型形参//使用Cat类时为T形参传入String类型
public class A extends Cat<String>
好了关于泛型的一些知识,博主就先介绍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