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下面从两个角度谈软件质量——用户角度和开发者角度。
二、 质量保证和质量掌控的手段
三、 根据代码覆盖改进单元测试、提高代码覆盖率
四、 测试包括测试员测试、开发者测试
五、 质量意识、编码质量
六、 能够通过理解编码从而理解软件开发
七、 代码优化的原则
八、 数据库插入数据的性能优化
九、 对抗病毒、维护系统环境和开发环境的先进理念
十、 代码注释相关论点
十一、 能在头脑中设计软件
十二、 重点、难点、不明的、可能影响系统架构稳定性的问题的处理
十三、 成为软件高手必备的素质
十四、 高效的文档观
十五、 bug客观存在论
十六、 Logging排错法
十七、 测试员复测先进理念
十八、 函数编码方法论
十九、 安全编码意识
二十、 质量是高效的基础
二十一、 优秀的软件企业需要建设自己的企业开发平台
二十二、 要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
二十三、 自动化测试能够提升软件开发和测试效率
二十四、 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够用原型法分析需求
二十五、 不同的详细设计观点
二十六、 模块分解粒度
二十七、 非技术领导了解和大体掌控软件质量的好方法
二十八、 能用匈牙利命名法对变量命名
二十九、 程序员和高级程序员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十、 高级程序员和架构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十一、 架构师和高级架构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 下面从两个角度谈软件质量——用户角度和开发者角度。
所谓用户角度就是普通用户是看不到研发企业内部,接触不到研发人员和研发过程。普通用户只能通过使用产品来了解和感受产品质量。
所谓开发者角度就是要站在研发人员角度全面看产品质量,其中也包含了从用户角度看软件质量。不仅如此,还包含了研发过程掌控、质量保证和质量掌控的手段、软件和系统架构、开发效率、测试效率、源代码质量、源代码的复用性、软件性能、算法与数据结构等。
二、 质量保证和质量掌控的手段
管理、黑盒测试、开发者测试、使用开发平台优化系统、复查、复盘等等。
开发者测试,开发者测试的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比较重要的有利用断言测试、单元测试和代码覆盖、自动化测试(包括应用场景自动化测试)等。
合理使用断言(assert)可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软件生产力。
单元测试的好处:
(1)高效的测试方法,可以快速进行大规模测试;
(2)可以与代码覆盖相结合优化测试用例;
(3)非常方便和高效的优化代码;
(4)提供了接口或类的全面的编程应用示例;
(5)做单元测试能让编码变得更有意思;
(6)单元测试本身是一种应用案例;
(7)测试先行会强迫你写code前先做规划;
(8)能尽早发现bug,开发成本更低,开发效率更高;
(9)从设计上讲,它的责任很明确,很容易就能放进系统之中,就跟它很容易放进测试之中一样。
三、 根据代码覆盖改进单元测试、提高代码覆盖率
(1)提高代码的覆盖率实际上就是进行了更完整的单元测试
(2)充分利用代码覆盖的好思路
(3)有些IDE不支持代码覆盖,如果语言是C/C++,尽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