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分表:
当一张的数据达到几百万时,你查询一次所花的时间会变多,如果有联合查询的话,有可能会死在那儿了. 分表的目的就在于此,减少数据库的负担,缩短查询时间
mysql执行一个sql的过程如下:
1、接收到sql;
2、把sql放到排队队列中;
3、执行sql;
4、返回执行结果。
在这个执行过程中最花时间在什么地方呢?第一,是排队等待的时间,第二,sql的执行时间. 其实这第二个是一回事,等待的同时,肯定有sql在执行,所以我们要缩短sql的执行时间.
mysql中有一种机制是表锁定和行锁定,为什么要出现这种机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我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有二个sql都要修改同一张表的同一条数据,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是不是二个sql都可以同时修改这条数据呢?很显然mysql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一种是表锁定(myisam存储引擎),一个是行锁定(innidb存储引擎). 表锁定表示你们都不能对这张表进行操作,必须等我对表操作完才行. 行锁定也一样,别的sql必须必须等我对表操作完了,才能对这条数据进行操作. 如果数据太多,一次执行的时间太长,等待的时间就越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分表的原因.
二,分表的方案
1.集群
做mysql集群,有人会问mysql集群,根分表有什么关系吗?虽然她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分表,但是它启到了分表的作用,做集群的意义是什么呢?为一个数据库减轻负担,说白了就是减少sql排队列队列中的sql的数量,举个例子:有10个sql请求,如果放在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队列列中,她要等很长时间,如果把这10个sql请求,分配到5个数据库服务器的排队队列中,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队列中只有2个,这样等待时间是不是大大的缩短了呢?这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我把他列到了分表的范围以内,我做过一些mysql的集群:
linux mysql proxy的安装,配置,以及读写分离 mysql replication互为主从的安装及配置,以及数据同步
优点:扩展性好,没有多个分表后的复杂操作(php代码) 缺点:单个表的数据量还是没有变,一次操作所花的时间还是那么大,硬件开销大.
2.分表
分表的2种方式:
将字段拆分到不同表中,将原表中的string类型字段拆分到其他表,能够加快主表的查询.
2.垂直分割就是按字段分
一个数据库有3000W用户记录. 包括字段id,user,password,first_name,last_name,email,addr,等几十字段. 用户登录时需要user,password字段,需要查找user,password字段比较慢,若是把它user,password单建立一表,速度会快. 用户的其他字段独立在建立一个表. 这仅是一个例子
把数据拆分到多个同样结构的表中.
水平:就是按记录分. 一个数据库有3000W用户记录. 处理速度比较慢. 这是可以把3000W分成五份. 每份都是600W. 分别放在不同的机器上.
水平分表:
就是预先估计会出现大数据量并且访问频繁的表,将其分为若干个表,这种预估大差不差的,论坛里面发表帖子的表,时间长了这张表肯定很大,几十万,几百万都有可能. 聊天室里面信息表,几十个人在一起一聊一个晚上,时间长了,这张表的数据肯定很大. 像这样的情况很多. 所以这种能预估出来的大数据量,我们就事先分出个N表,这个N是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以聊天信息表为例:
事先建100个这样的表,message_00,message_01,message_02......message_98,message_99. 然后根据用户的ID来判定这个用户的聊天信息放在哪张表里面,可以用求余的方式来获得
3.实际应用中:
需要把垂直分表和水评分表结合起来使用,如果一个数据库有3000W用户的话,可以先考虑垂直拆,拆完之后在进行水平拆分.
就是先将其他字段拆分到user_info表中,用户主表只留下用户id,密码,用户名等关键字段. 之后在进行水平拆分,将用户和用户信息表分为多个同样结构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