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除法("/")、取模("%")、取整除("//")、幂("**")运算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除法('/')、取模('%')、取整除('//')和幂运算 '**' 的概念和区别。除法可能导致浮点数结果,取模运算和取余运算在负数处理上有所不同,取整除得到的是向下取整的整数结果,幂运算则是计算指数。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不同编程语言中 `%` 运算符的差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除法("/") 运算

#除法运算
i = 20
j = 2
z = i / j
print("z is {}".format(z))
print(type(z))

z is 10.0
<class ‘float’>
尽管 i,j 都是int类型,但是经过除法运算后,结果z变为float类型

取模("%")运算

取模运算(“Module Operation”)和取余运算(“Complementation ”)两个概念有重叠的部分但又不完全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对负整数进行除法运算时操作不同。取模主要是用于计算机术语中。取余则更多是数学概念。

对于整型数a,b来说,取模运算或者求余运算的方法都是:
1.求 整数商: c = a/b;
2.计算模或者余数: r = a - c*b.

求模运算和求余运算在第一步不同: 取余运算在取c的值时,向0 方向舍入(fix()函数);而取模运算在计算c的值时,向负无穷方向舍入(floor()函数)。
例如计算:-7 Mod 4
那么:a = -7;b = 4;
第一步:求整数商c,如进行求模运算c = -2(向负无穷方向舍入),求余c = -1(向0方向舍入);
第二步:计算模和余数的公式相同,但因c的值不同,求模时r = 1,求余时r = -3。

Python中:
a % b = a - n * b,其中n为不超过a / b的最大整数。
1.求 商: c = a/b;
2.取 n: n为不超过c的最大整数;
3.计算模: a%b = a - n*b.
例如: 9 % -4 :9 /-4 = -2.25 取n=-3 9 %-4 = 9 -(-3)x(-4)= -3
-9 % 4 : -9 / 4 = -2.25 取n=-3 -9 % 4 =-9 -(-3)x 4 = 3
9 % 4 : 9 / 4 = 2.25 取n=2 9 % 4 = 9 - 2 x 4 = 1
-9 % -4 : -9 / -4 = 2.25 取n=2 -9 %-4 = -9-2 x(-4)= -1

归纳:当a和b符号一致时,求模运算和求余运算所得的c的值一致,因此结果一致。
当符号不一致时,结果不一样。求模运算结果的符号和b一致,求余运算结果的符号和a一致。
另外各个环境下%运算符的含义不同,比如c/c++,java 为取余,而python则为取模
补充:
7 mod 4 = 3(商 = 1 或 2,1<2,取商=1)
-7 mod 4 = 1(商 = -1 或 -2,-2<-1,取商=-2)
7 mod -4 = -1(商 = -1或-2,-2<-1,取商=-2)
-7 mod -4 = -3(商 = 1或2,1<2,取商=1)
这里模是4,取模其实全称应该是取模数的余数,或取模余。
增加补充内容(以上五行)后,被修改商值,但是括号内容不变,出现奇怪矛盾。
在python下 % 运算符代表取模,如要修改,请先用python做
-7 % 4
运算,或其它语言做取模运算验证,理解后再动手。

取整除("//")运算

#取整除运算
i = 10
j = 3
z = i // j
print("z is {}".format(z))
print(type(z))

z is 3
<class ‘int’>

幂运算

#幂运算
i = 10
j = 3
z = i ** j
print("z is {}".format(z))
print(type(z))

z is 1000
<class ‘i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