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 str = new String(“Hello”);
常量池的概念
常量池分为方法区中的运行时常量池和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在编译时确定,其中包括符号引用和字面量(文本字符串、被声明为final的变量的值),运行时,JVM从中读取数据到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可以在运行时添加常量。
常量可以在运行时或编译时被放入常量池。编译期放入到类文件的常量池中,运行时放入到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
JDK1.7后运行时常量池位于堆中,访问类中的常量不一定会加载类。
(摘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dhaiuda/article/details/79202160)
Java中的常量池,实际上分为两种形态:静态常量池和运行时常量池。
1)所谓静态常量池,即*.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不仅仅包含字符串(数字)字面量,还包含类、方法的信息,占用class文件绝大部分空间。
2)而运行时常量池,则是jvm虚拟机在完成类装载操作后,将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载入到内存中,并保存在方法区中,我们常说的常量池,就是指方法区中的运行时常量池。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ee34aa660102wrk3.html)
该段代码类的加载过程和执行过程是有区别的。在类加载(类的生命周期的起始,又分为装载、链接、初始化)的过程中,在运行时常量池中创建或者搜寻(intern)到了一个”Hello”对象。而在代码执行过程中,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String对象。
所以,执行过程中创建一个对象。共涉及到两个对象。
注:
“hello” + “world”是常量创建过程。
在不必要的时候,不要用new String(“…”)创建字符串,对内存开销大。
另:
放在常量池中会不会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String类是一个不可变对象,其它有两层意思:一是String类是一个final类,不能产生一个String的子类;二是在String类中提供的所有方法中,如果有String返回值就会创建一个String对象,不对原对象进行修改,这就保证了原对象不可改变。
至于为什么要把String类设计成不可变类,是它的用途决定的。其实不只String,很多Java标准类库中的类都是不可变的。在开发一个系统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需要设计不可变类,来传递一组相关的值,这也是面向对象思想的体现。不可变类有一些优点,比如因为它的对象是只读的,所以多线程并发访问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每个不同的状态都要一个对象来代表,可能会造成性能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