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爬虫-MongoDB
文章目录
前言
如果仅考虑自己爬虫自己使用,我是推崇MongoDB的——暴力直接。一个字典insert下去,世界从混沌归于一片宁静。况且与MySQL相比,MongoDB的结构不用固定,其域(也就是MySQL中的列),可以在这个文档中6个,下个文档里4个。也不用考虑数据类型匹不匹配。当然不得不说其实各有千秋的,这里就不深究啦!
由于操作起来着实简单,上篇【二进制记得】也试演过一次,这里就不再实战了。
与MySQL对比
SQL术语/概念 | MongoDB术语/概念 | 解释/说明 |
---|---|---|
database | database | 数据库 |
table | collection | 数据库表/集合 |
row | document | 数据记录行/文档 |
column | field | 数据字段/域 |
index | index | 索引 |
table joins | 表连接/mongodb不支持 | |
primary key | primary key | 主键/mongodb自动将_id设置主键 |
三原素:数据库,集合,文档
启动/关闭MongoDB
- win :
mongod.exe --dbpath=D:\mongodb\data\db
(指定存放路径) - linux :
mongod start/stop
操作
进入shell:mongo
退出shell:exit
数据库操作
- 查看当前数据库名字:
db
- 查看当前数据状态:
db.stats()
- 显示所有数据库:
show dbs
- 切换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就指向数据库但不会创建,直到插入数据或是创建集合之后才会创建数据库) - 删除数据库:
db.dropDatabase()
(先切换到将要删除的数据库,删除数据库之后并不会立马退出,但被删除的数据库已经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