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用指针处理链表问题(何为p=p->next;何为p->next=p?)

本文聚焦C语言链表,先介绍单链表的头结点、头指针、首结点、尾结点、尾指针等概念,形象解释链表含义。还阐述变量、指针和结构体与链表的关系,模拟链表遍历过程。最后探讨单链表中p=p->next等语句含义,分析链表操作疑难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其实中间还有一个二维数组指针问题,不过,先放一放吧,把链表这块的问题先理一理。

1.关于链表的几个概念点:

一个单链表的头结点,头指针,(开始结点)首结点,(终端结点)尾结点,尾指针的描述。我觉得这个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点的,我开始学的时候就对这个有点迷糊,又是头结点,又是头指针的。但是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后,对链表的理解又更进一步了,废话不多说

首结点:第一个有效结点,也就是第一个存放有效数据的结点。

尾结点:最后一个有效结点,也就是最后一个存放有效数据的结点。

头结点:位置在首结点之前,不存放有效数据,也不存放整个链表有效结点的个数,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头结点?因为可以方便对链表进行操作。头结点的数据类型与首结点数据类型一致。

头指针(一般用head表示):指向头结点的指针变量,存放了头结点的地址(注意不是首结点)

尾指针:指向尾结点的指针变量,它的地址部分为NULL。

一般来说,确定一个链表只需要知道头指针一个参数即可。

那什么是链表呢?形象一点来说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孩子出去散步,老师牵着第1个孩子的手,第1个小孩的另一只手牵着第2个小孩.....这就是一个“链”,最后一个孩子有一只手空着,它是就是(终端结点)尾结点。要找到这个队伍,就必须先找到老师,然后顺序找到每一个孩子。

链表指针是C语言的一个难点,但也是重点,学懂了非常有用。要仔细讲就必须先讲变量、指针。
什么是变量?所谓变量,不要浅显的认为会变得量就是变量。套用网上很有意思的一段的问话:“教室变不变?”变,因为每天有不同的人在里面上课,但又不变,因为教室始终在那,没有变大或变小。这就是变量:有一个不变的地址和一块可变的存储空间。正常情况下,我们只看到变量这个房间里面的东西,也就是其内容,但不会关注变量的地址,但是C语言的指针,就是这个房间的地址。我们声明变量就相当于盖了间房子存放东西,我们可以直接观看房子里的东西,而声明指针,就是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定位器,当用指针指向某个变量时,就是用指针给变量定位,以后我们就可以用指针找到他所“跟踪”的变量并可以获得里面的内容。
那结构体呢?结构体就相当于是有好几个房子组成的别墅,几个房子绑定在一起使用。假设现在有很多这种别墅分布在一个大迷宫里,每间别墅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放了另一个别墅的位置信息,现在你手拿定位器找到了第一栋别墅,从里面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链表的数据部分),然后把下一栋别墅的位置计入你的定位器(p = p->next),再走向下一栋别墅……如此走下去,知道走到某地下一栋别墅信息没有了(p->next == NULL),你的旅行结束。这就是链表一次遍历的过程。

2、个人对链表的一些疑难点:

其实在单链表中,每个指针都设有两个域,一个是数据域,另一个是指针域,其中的指针域是存有下一个结点的地址,指向下一个结点(是指向整个结点,包括指针域,而不是仅仅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数据域,下图只是为了形象而将箭头指向数据域)

那么问题来了,链表中p=p->next 表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得到以下说法:

->是一个整体,它是用于指向结构体、C++中的class等含有子数据的指针用来取子数据。换种说法,如果我们在C语言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然后申明一个指针指向这个结构体,那么我们要用指针取出结构体中的数据,就要用到“->”.

举个例子:

struct Data
{
    int a,b,c;
};     //定义结构体
struct Data * p;    //定义结构体指针
struct Data A = {1,2,3};    //声明变量A
int x;    //声明一个变量x
p = &A ;     //让p指向A
x = p->a;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取出p所指向的结构体中包含的数据项a赋值给x
/*由于此时p指向A,因而 p->a == A。a,也就是1*/


对于一开始的问题 p = p->next;在C语言的链表中,这里的next应该是一个与p同类型的结构体指针,其定义格式应该是:

struct Data
{
    int a;
    struct Data * next;
};    //定义结构体
…………
main()
{
    struct Data * p;    //声明结构体指针变量p
    ……
    p = p->next;    //将next中的值赋给p
}

所以说,以上面这段代码为例,首先定义了一个结构体数据类型struct Data,在其中定义了数据域值a,和结构体指针变量next,此结构体指针变量next中,存放了下一结点的地址。在主函数main中定义一个数据类型为struct Data指针变量p,所以p->next本质为结构体指针变量p中next的值,抛开链表问题理解,就相当于普通的结构体指针的应用,在前面的结构体数组中有详细记录,这里简单描述,如果p指向一个结构体变量stu,则以下3种用法等价:

  • stu.成员名(如stu.num = 101)
  • (*p).成员名(如(*p).num = 101)
  • p->成员名(如p->num = 101)

所以,在链表中,p则相当于stu,而在p中有一个成员变量为next,p->next形象表达就是:p.next=某个值(这个值为下一结点的地址)。这样就不难理解p=p->next的意思了,就是将next的值(下一结点的地址)赋值给p。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原本取p结点的下一结点是p->next,现在实际上是取p->next->next了,相当于p节点往后移动;那么同理,p->next=p,此语句将p指针地址赋给p的下一个节点,相当于将 p->next 节点往前移动,本来取p->next节点的下一个节点是 p->next->next ,现在实际上变成取 p->next 了,比如:

假设p的地址为A,p->next的地址为B,p->next->next的地址为C,p->next->next->next的地址为D

p->next(即B)原本的下一个节点是p->next->next(即C)
通过执行语句p=p->next;
p->next的地址就变成了C,p->next->next的地址如果存在的话就是D,不存在即是null.

p->next(即B)原本的下一个节点是p->next->next(即C)
通过执行语句p->next=p;
p->next的地址就变成了A,p->next->next就变成了B.

 只能说这部分要靠自己努力理解了,当初听课时就觉得很容易,可越学到后面,概念就越模糊,以至于后面的增删改算法学的一脸懵逼了,现在遇到这个还是要琢磨一会,争取做到一眼就望穿的那种境界。

<think>嗯,用户问的是关于链表中两个操作的区别,P->next = P->next->next 和 P = P->next。我需要先回忆链表的基本结构,然后分析这两个操作各自的作用。 首先,链表是由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比如,假设P是一个指向某个节点的指针,那么P->next就是该节点指向的下一个节点。 第一个操作,P->next = P->next->next。这个操作应该是在修改当前节点P的next指针,让它跳过下一个节点,直接指向下下个节点。这通常用于删除节点,比如要删除P后面的那个节点,只要将P的next指向下下个节点,然后释放被删除节点的内存。但用户可能想知道这个操作的具体效果,以及和另一个操作的区别。 第二个操作,P = P->next。这应该是移动指针P本身,让它指向原来的下一个节点。也就是遍历链表时常用的操作,比如要遍历所有节点,P会依次指向每个节点。这时候并没有修改链表的结构,只是改变了指针的位置。 用户可能是在学习链表操作时遇到了这两个语句,不太清楚它们的区别。需要举例说明可能更清楚。比如,假设链表是A -> B -> C -> D,P指向B。那么执行P->next = P->next->next后,B的next会指向D,从而删除C。链表变成A -> B -> D。而执行P = P->next的话,P会从指向B变为指向C,链表结构没变,只是P的位置移动了。 要注意的是,执行P->next修改时,如果被跳过的节点没有其他引用,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需要确保正确处理。而P = P->next只是移动指针,不影响链表结构。 用户可能在实际编程中遇到问题,比如删除节点时错误地移动指针而没有修改next,或者相反。需要强调两者在链表操作中的不同作用,结构修改与指针移动的区别。通过图示或者例子来说明会更直观。同时提醒内存管理的注意事项,避免泄漏或者悬空指针。</think>好的,我将通过对比和示例逐步解释这两个操作的差异: 1. **操作对象不同** - `P->next = P->next->next` - **修改链表结构**:直接改变当前节点P的指针- 效果相当于删除P的直接后继节点 - 例如:原链表 `A → B → C → D`,操作后变为 `A → C → D`(假设P指向B) - `P = P->next` - **仅移动指针位置**:不改变链表结构 - 效果是让指针P指向它的下一个节点 - 例如:原链表 `A → B → C → D`,操作后P从指向A变为指向B 2. **内存影响对比** ```c /* 操作1:删除节点 */ P->next = P->next->next; /* 此时需要释放被删除节点的内存 */ free(temp); // 需要提前保存被删除节点 /* 操作2:遍历链表 */ P = P->next; // 无需释放内存 ``` 3. **图形化解释** ``` 原链表: 操作1结果: 操作2结果: ○──>○──>○ ○─────>○ P位置移动 ↑ ↑ ↓ P P ○──>○──>○ ``` 4. **使用场景** - `P->next = ...` 常用于: - 删除节点 - 插入新节点(需配合其他操作) - `P = ...` 常用于: - 遍历链表 - 定位特定节点 **特别注意**:操作1会导致原P->next节点脱离链表,如果该节点不再需要,必须手动释放内存,否则会造成内存泄漏。而操作2只是指针移动,不涉及内存管理问题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