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防抖和节流函数
- 防抖和节流的概念其实最早并不是出现在软件工程中,防抖是出现在电子元件中,节流出现在流体流动中
- 而 JavaScript 是事件驱动的,大量的操作会触发事件,加入到事件队列中处理。
- 而对于某些频繁的事件处理会造成性能的损耗,我们就可以通过防抖和节流来限制事件频繁的发生;
- 防抖和节流函数目前已经是前端实际开发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函数,也是面试经常被问到的面试题。
1.1、认识防抖 debounce 函数
- 我们用一副图来理解一下它的过程:
- 当事件触发时,相应的函数并不会立即触发,而是会等待一定的时间;
- 当事件密集触发时,函数的触发会被频繁的推迟;
- 只有等待了一段时间也没有事件触发,才会真正的执行响应函数;
- 防抖的应用场景很多:
- 输入框中频繁的输入内容,搜索或者提交信息;
- 频繁的点击按钮,触发某个事件;
- 监听浏览器滚动事件,完成某些特定操作;
- 用户缩放浏览器的 resize 事件;
1.2、认识节流 throttle 函数
- 我们用一副图来理解一下节流的过程
- 当事件触发时,会执行这个事件的响应函数;
- 如果这个事件会被频繁触发,那么节流函数会按照一定的频率来执行函数;
- 不管在这个中间有多少次触发这个事件,执行函数的频繁总是固定的;
- 节流的应用场景:
- 监听页面的滚动事件;
- 鼠标移动事件;
- 用户频繁点击按钮操作;
- 游戏中的一些设计;
1.3、节流函数的应用场景
- 很多人都玩过类似于飞机大战的游戏
- 在飞机大战的游戏中,我们按下空格会发射一个子弹:
- 很多飞机大战的游戏中会有这样的设定,即使按下的频率非常快,子弹也会保持一定的频率来发射;
- 比如1秒钟只能发射一次,即使用户在这1秒钟按下了10次,子弹会保持发射一颗的频率来发射;
- 但是事件是触发了10次的,响应的函数只触发了一次;
2、实现防抖函数
2.1、使用第三方库实现
-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第三方库来实现防抖操作:
- lodash
- underscore
- 这里使用 underscore
- 我们可以理解成 lodash 是 underscore 的升级版,它更重量级,功能也更多;
- 但是目前我看到 underscore 还在维护, lodash 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input type="text">
<button id="cancel">取消</button>
<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underscore.js/1.13.7/underscore-umd.min.js"></script>
<script>
const inputDom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let counter = 0
const inputChange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this, event);
console.log(`发送了第${
++counter}次网络请求`);
return 'input的返回值'
}
// 防抖
inputDom.oninput = _.debounce(inputChange, 2000)
// 节流
// inputDom.oninput = _.throttle(inputChange, 2000)
</script>
</body>
</html>
2.2、手动实现
html代码部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script src="./01-防抖函数.js"></script>
</head>
<body>
<input type="text">
<script>
const inputDom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let counter = 0
const inputChange =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this, event);
console.log(`发送了第${
++counter}次网络请求`);
}
inputDom.oninput = debounce(inputChange, 2000)
</script>
</body>
</html>
2.2.1、最基本的防抖函数
function debounce(fn, delay) {
// 1.定义一个定时器,保存上一次的定时器
let timer = null
// 2.真正执行的函数
const _debounce = function() {
// 取消上一次的定时器
if(timer) {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null
}
// 延迟执行
timer = setTimeout(() => {
// 外部传入的真正要执行的函数
fn()
}, delay)
}
return _debounce
}
2.2.2、优化参数和this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