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35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React源码解读(三)

React 18引入的Lanes优先级系统采用位掩码技术,通过31位整数表示不同优先级车道。该系统相比ExpirationTime模型更高效灵活,支持同时处理多优先级更新。核心特性包括:1)位运算基础操作(合并、交集、移除车道等);2)车道合并算法根据优先级确定处理顺序;3)事件优先级映射机制将DOM事件类型对应到不同车道。这种设计显著提升了React的调度性能和灵活性,特别是在处理并发更新时表现优异。

2025-11-05 23:37:09 630 1

原创 React源码解读(二)

本文摘要: React源码解读(二)探讨了Context机制和可中断更新的核心原理。Context提供跨组件数据共享能力,通过Provider-Consumer模式实现,底层依赖Fiber树的依赖收集机制。可中断更新是React 16引入的重要特性,采用时间切片技术允许渲染过程暂停和恢复,通过workLoopConcurrent循环和shouldYield检查实现优先级调度。这两种机制共同支撑了React的高效渲染和响应式用户体验。

2025-11-05 23:36:38 1141

原创 React源码解读(一)

这篇文章摘要: 本文深入解读React源码核心机制,涵盖两个关键问题: setState的同步/异步行为: React 18前:事件处理中异步,setTimeout等同步 React 18后:统一为异步批量更新(自动批处理) 提供flushSync强制同步更新的方法 图示批处理流程 key的作用机制: 作为元素唯一标识优化Diff算法 保持组件状态或触发重新挂载 对比有无key的列表更新差异 提供key使用最佳实践 详细Diff算法流程图解 文章包含大量代码示例和流程图解,同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链接(Babe

2025-11-05 23:14:57 362

原创 前端之WASI Runtime详解

WASI Runtime详解:WebAssembly系统接口技术解析 摘要:WASI(WebAssembly System Interface)是WebAssembly的系统接口标准,为WASM模块提供安全访问操作系统资源的能力。文章从基础概念入手,介绍了WASI的版本演进(Preview1和Preview2)及其与传统系统调用的区别。重点剖析了WASI的三层架构模型(应用层、接口层、宿主层)和执行流程,详细阐述了能力安全模型的核心原则和系统调用机制。WASI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沙箱隔离,实现了跨平台执行与资源

2025-10-22 23:16:35 642

原创 前端之WebContainer详解(二)

WebContainer 高级应用场景与优化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了WebContainer在构建在线代码编辑器、实时代码预览系统和交互式教学平台等高级应用场景的实现方法。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初始化WebContainer环境、管理文件更新和运行进程。同时提供了性能优化策略,包括减少文件系统操作、优化依赖安装和进程管理,并列出了初始化、文件操作和进程管理的最佳实践清单,帮助开发者高效利用WebContainer技术构建稳定高效的Web应用。

2025-10-22 23:13:49 619

原创 前端之WebContainer详解(一)

WebContainer:浏览器中的Node.js运行时革命 摘要 WebContainer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它通过在浏览器中运行完整的Node.js环境,彻底改变了前端开发范式。这一技术基于WebAssembly和WASI标准,实现了: 即时启动:毫秒级初始化开发环境,无需繁琐配置 离线运行:所有计算发生在浏览器内,极少依赖远程服务器 安全隔离:运行在多层沙箱环境中,确保安全性 完整生态:支持Node.js API、npm包管理和现代模块系统 WebContainer解决了传统开发中的环境配置难题,使开发

2025-10-22 23:12:58 1147

原创 前端之WebGPU详解

WebGPU是W3C制定的现代Web图形API标准,代表了浏览器计算能力的重大飞跃。它突破了WebGL的局限,基于Vulkan/Metal/D3D12等现代GPU架构设计,提供统一的跨平台接口和安全沙箱内的原生性能。WebGPU采用命令流模型取代状态机,支持多线程、计算着色器和显式资源管理,显著降低CPU开销。其核心组件包括GPUAdapter、GPUDevice、GPUQueue等,通过零拷贝访问和批量命令提交实现高效计算。目前主流浏览器均已支持WebGPU,它正推动Web平台从图形渲染向通用计算平台转型

2025-10-22 23:06:34 937

原创 多端开发之桌面端应用之Electron(二)

Electron 采用多进程架构,由 Chromium、Node.js 和原生 API 三部分组成。主进程管理应用生命周期,渲染进程负责页面显示,二者通过 IPC 通信。V8 引擎被 Node.js 和 Chromium 共享,降低了内存占用。Electron 整合了 libuv 和 MessagePump 事件循环,确保异步非阻塞运行。页面渲染流程包括 DOM 构建、CSSOM 生成、布局计算和 GPU 加速合成等步骤。开发时可优化加载速度、启用硬件加速、使用懒加载等技术提升性能。事件驱动模型通过多阶段的

2025-10-22 23:04:16 593

原创 多端开发之桌面端应用之Electron(一)

Electron成为连接Web与桌面的关键桥梁,其融合Chromium、Node.js和原生API的技术架构,使前端开发者能突破浏览器限制构建功能完整的跨平台应用。从2013年Atom Shell演变至今,Electron已形成稳定的技术生态,支持最新Web标准并持续优化性能与安全。尽管面临Tauri等轻量级方案的竞争,Electron凭借技术成熟度和丰富生态,仍是多端开发中实现桌面端能力扩展的首选方案,尤其适合需要系统级权限和原生集成的专业应用场景。

2025-10-22 23:02:55 954

原创 多端开发之桌面端应用之Tauri

Tauri是新一代跨平台桌面应用开发框架,采用Rust后端和系统原生WebView技术,相比Electron显著降低了资源占用(应用体积可小至600KB)。其核心设计理念包括安全优先、轻量高效、技术栈灵活和真正跨平台支持。Tauri通过复用系统WebView而非打包完整浏览器引擎,实现了接近原生应用的性能和启动速度,同时提供细粒度的API权限控制。2024年发布的2.0版本还扩展了对移动平台的支持,标志着Web技术"宿主化"的新趋势——从依赖完整浏览器环境转向与原生系统能力深度集成。

2025-10-22 22:55:57 363

原创 前端之WebAssembly详解

WebAssembly(Wasm)是W3C标准,旨在为Web提供接近原生性能的字节码格式。它弥补了JavaScript在计算密集型任务上的不足,支持C/C++、Rust等语言编译,与JS形成互补协作关系。Wasm采用模块化设计、线性内存模型和静态类型系统,通过LLVM工具链将源代码编译为.wasm二进制。其核心优势包括快速执行、安全沙箱、硬件无关和多语言支持。目前主流语言如C/C++(Emscripten)、Rust(wasm-pack)、Go和AssemblyScript均可编译为Wasm,适用于游戏引擎

2025-10-20 22:31:11 1523

原创 JavaScript引擎之Hermes

Hermes:React Native专用的高性能JavaScript引擎 Hermes是Meta专为React Native设计的JavaScript引擎,针对移动端性能痛点进行了深度优化。相比传统引擎,Hermes采用AOT预编译策略,在构建阶段将JS代码转换为字节码,大幅提升启动速度(减少60%以上)和降低内存占用(50%左右)。其核心优势包括: 快速启动:省去运行时解析编译环节,直接执行预编译字节码 低资源占用:优化的内存管理和紧凑字节码格式 跨平台一致性:Android/iOS使用同一引擎 深度R

2025-10-10 23:48:42 478

原创 多端开发之HyBrid开发技术原理

Hybrid开发技术是一种融合Web与原生优势的混合开发模式,通过WebView容器加载HTML/CSS/JS实现跨平台复用,同时借助JSBridge调用原生功能。其核心架构包含Web层(业务逻辑)、WebView容器层、Bridge通信层和原生能力层。相比纯原生开发,Hybrid具有开发效率高、成本可控、支持热更新等优势,适用于电商、新闻等频繁更新的业务场景。技术栈涵盖前端框架(Vue/React)和平台WebView组件(iOS的WKWebView、Android的X5内核)。该方案在超级App(微信/

2025-10-10 23:35:23 892

原创 多端开发之JSBridge

JSBridge作为多端开发的核心通信机制,解决了Web与原生应用间的交互难题。它通过建立双向通信通道,让JavaScript能调用原生功能(如相机、GPS),同时原生也能执行JS代码。完整的JSBridge系统包含JS调用层、Bridge通信层和Native实现层,广泛应用于Hybrid应用、小程序和桌面端开发。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力扩展、性能优化和统一API接口,通过URL Scheme拦截、WebView注入等技术实现跨平台通信。随着SuperApp时代的到来,JSBridge已成为连接多端应用的&quo

2025-10-10 23:32:44 747

原创 多端开发之Expo

Expo多端开发框架概述 Expo是一个开源的React Native开发框架和平台,提供完整的工具链和服务,简化跨平台应用开发流程。作为一站式跨平台开发解决方案,Expo包含: 核心组件: Expo SDK(60+原生模块API) Expo CLI开发工具 Expo Go预览应用 EAS云端构建服务 关键优势: 零原生环境配置 开箱即用的API(相机、定位等) 云端构建和OTA热更新 支持iOS/Android/Web三端开发 适用场景: 快速原型开发 内容展示类应用 企业级内部应用 初创项目迭代 Exp

2025-10-10 23:31:13 564

原创 多端开发之Metro

Metro:React Native的构建引擎 Metro是Facebook专为React Native开发的JavaScript模块打包器,提供快速、可扩展的移动端构建体验。其核心特点包括:极致性能(多线程并行处理)、增量编译、Fast Refresh热更新、符号链接支持和可扩展架构。 Metro在React Native生态中扮演桥梁角色,将现代JavaScript代码转换为移动端可执行格式。其构建流程分为模块解析、代码转换、序列化和缓存管理四个阶段,采用智能算法解析不同平台文件(如.ios.js/.a

2025-10-10 23:29:29 349

原创 多端开发之jetpack-Compose

Jetpack Compose 是 Google 推出的现代声明式 UI 框架,正在从 Android 独立框架发展为跨平台多端统一解决方案。文章从多端开发演进历程切入,对比了 React Native、Flutter 等主流框架,重点剖析了 Compose 的架构原理。 核心内容包括: Compose 的分层架构设计(Runtime、UI Core、Foundation、Material) 关键机制解析:Slot Table 数据结构、Snapshot 状态系统、智能重组算法 渲染管线三阶段(组合-布局-

2025-10-10 23:27:54 486

原创 多端开发之React-Native原理浅析

React Native 是 Facebook 开发的跨平台移动应用框架,采用 JavaScript + React 技术栈。其核心架构分为三层:JavaScript 层处理业务逻辑和组件管理,Bridge 层负责异步消息传递和序列化,Native 层实现原生UI渲染和平台功能。启动流程涉及桥接初始化、JS引擎加载、模块注册等步骤,性能关键指标包括 bundle 加载时间和首屏渲染时间。内存管理采用 WeakMap 避免循环引用,实现图片缓存和 LRU 清理策略,同时提供开发环境下的内存泄漏检测工具。整体设

2025-10-10 23:24:53 471

原创 多端开发之React-Native

React Native开发指南摘要:本文介绍了React Native跨平台开发的解决方案,重点讲解了处理iOS和Android平台差异的4种方法:使用Platform模块、平台特定文件扩展名、平台API条件判断和第三方库封装。同时还提供了优化应用启动时间和内存使用的策略,包括启用Hermes引擎、代码分割与压缩、延迟加载非关键资源等。文中包含实用的代码示例和流程图,为React Native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性能优化方案。

2025-10-10 23:18:21 502

原创 多端开发之Hippy

Hippy是腾讯开源的高性能跨平台开发框架,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实现"一次编写多端运行"。核心特性包括支持React/Vue双框架、自研布局引擎、接近原生性能表现和灵活的Apache 2.0开源协议。技术架构上,Hippy通过业务层(组件/逻辑/样式)、框架层(React/Vue适配)、引擎层(C++核心)和平台层(原生实现)的清晰分层,结合优化的V8 JavaScript引擎和基于Flexbox的自研布局系统,实现了高效的跨平台渲染机制。该框架已在腾讯多个亿级用户产品中验证,为开发者提供了

2025-09-23 22:56:22 782

原创 多端开发之lynxjs

Taro是一个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支持使用React/Vue等框架开发多种小程序和H5/RN应用。其架构采用Monorepo模式,核心包含编译包(如@tarojs/cli、@tarojs/mini-runner)、平台适配包(如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支持)和运行时包(如@tarojs/runtime)。编译阶段通过AST解析转换代码,运行时阶段适配不同平台API。整个过程包括源码解析、平台特定转换和统一API调用,实现"一次编写,多端运行"的目标。

2025-09-23 22:39:27 1290

原创 Taro源码浅析

Taro源码分析概述 Taro是一个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基于Monorepo架构组织代码。核心分为编译时和运行时两大部分:编译时通过@tarojs/cli驱动,配合各平台插件完成代码转换;运行时通过@tarojs/runtime提供统一的API接口和组件系统。整个流程包含AST解析、代码转换、平台适配和运行时API映射等环节,最终实现"一次编写,多端运行"的能力。

2025-09-23 22:37:14 1294

原创 多端开发之Taro

Taro是京东开源的跨端开发框架,支持使用React/Vue等框架编写一次代码,适配微信/百度/支付宝/QQ等小程序及H5/RN等多端。其核心通过AST语法树转换和运行时适配机制实现多端兼容,提供统一的开发体验。项目结构清晰,包含编译配置、页面组件和全局配置等模块,支持通过CLI工具快速初始化和构建。Taro还提供丰富的组件库和API,如View容器、Text文本和Image图片组件,简化了跨平台开发流程。

2025-09-23 22:35:43 747

原创 xxaS概念详解

本文系统介绍了云计算中的"即服务"(xxaS)模式,重点分析了IaaS和PaaS两种主流服务模型。IaaS提供虚拟化基础设施资源,用户需自行管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PaaS则提供完整的开发和部署平台,开发者只需专注业务逻辑。文章通过架构图、代码示例和表格对比,详细阐述了各模型的技术特征、应用场景和主流提供商,帮助读者理解不同云服务模式的责任边界和适用场景。

2025-09-23 22:34:28 609

原创 多端开发之WePY

WePY是腾讯开源的微信小程序组件化开发框架,通过预编译技术解决了原生开发中组件化缺失、数据绑定复杂等问题。文章从技术架构、开发实践和工程化角度全面分析了WePY框架。 框架概述:WePY 2.x采用对象配置模式,支持Vue模板语法和自动响应式数据绑定,相比1.x性能更优但已停止维护。 架构设计:采用非侵入式设计,包含开发层、框架层和原生层,核心编译系统实现模板转换、依赖处理和代码生成。 开发实践:支持类似Vue的组件化开发,包括props验证、计算属性和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完整的组件通信机制。 WePY显著

2025-09-23 22:32:21 661

原创 多端开发之uni-app

uni-app是一款基于Vue.js的跨平台开发框架,支持一套代码编译到iOS、Android、H5及各类小程序平台。其核心架构包含Vue.js源码、uni-app编译器和平台适配层,通过HBuilderX开发工具可实现高效开发调试。项目结构遵循Vue标准,包含页面、组件、状态管理等模块,并提供丰富的API和组件库。相比原生开发,uni-app具有开发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势,是跨平台开发的理想选择。开发者可通过官方文档、插件市场和云服务快速构建多端应用。

2025-09-23 22:30:58 802

原创 WebView详解

WebView是现代移动应用与Web技术交互的关键组件,基于不同平台的内核实现(如Android的Chromium、iOS的WKWebView)。它采用多进程架构,通过JavaScript Bridge实现双向通信,包含完整的浏览器渲染流程(DOM解析、CSS解析、布局绘制等)。性能优化方面,需关注资源预加载、智能缓存和内存管理(如定时清理、事件监听器销毁)。安全机制包括内容安全策略配置(CSP)、防XSS、HTTPS校验等,确保Web内容在应用中的安全运行。

2025-09-17 22:15:35 1573

原创 canvas 绘制性能优化手段

Canvas性能优化摘要 Canvas性能优化主要通过减少绘制调用、利用离屏缓存和分层技术实现。核心优化手段包括:1) 按颜色分组绘制减少状态切换;2) 使用离屏Canvas预渲染复杂图形;3) 采用分层技术分离不同更新频率的元素。通过批量处理绘制命令、缓存静态内容和优化渲染流程,可显著提升Canvas应用的帧率和响应速度。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优化,包括颜色分组绘制、离屏Canvas管理和分层渲染系统。这些技术特别适用于数据可视化和游戏开发等图形密集型应用场景。

2025-09-17 22:13:36 1409

原创 小程序开发方案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方案,重点解析了双线程模型的运作机制和Canvas API的优化使用。双线程模型通过逻辑线程和渲染线程的分离实现安全高效的运行环境,开发中应优化数据传输频率和采用差量更新策略。对于Canvas绘制,文章详细阐述了设备适配处理、像素比调整、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点,提供了创建离屏Canvas、分段渲染、路径缓存等实用方法,确保复杂图形在不同机型下呈现一致效果。

2025-09-17 22:12:03 576

原创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为开发者提供完整的云端支持,包括云数据库、云存储、云函数和云调用四大核心能力。开发者无需搭建服务器即可快速构建小程序应用,通过简单的API调用实现数据存储、文件管理和后端逻辑。云开发采用文档型数据库存储JSON数据,支持增删改查等操作;云存储提供文件上传下载功能;云函数运行Node.js代码处理复杂业务;云调用直接访问微信开放能力。典型开发流程包括注册小程序、初始化云环境、配置数据库和实现业务逻辑。云开发大大降低了小程序开发门槛,是构建轻量级应用的理想选择。

2025-09-17 22:10:41 1096

原创 Node.js基础与常用模块

本文介绍了Node.js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模块,内容包括Node.js的安装、核心模块、文件系统操作、进程管理和网络通信等。主要要点包括:1) Node.js是基于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时环境,采用事件驱动和非阻塞I/O模型;2) 推荐使用Volta工具管理Node.js版本;3) 详细讲解了package.json配置和依赖管理;4) 提供了HTTP服务器和Express框架的代码示例;5) 介绍了文件操作、进程控制和网络通信等核心模块的使用方法。文章适合Node.js初学者快速了解其核心功能和

2025-09-17 21:11:46 1198

原创 Nest.js服务端开发实战之自动化API文档生成

本文介绍了使用Nest.js生成自动化API文档的完整方案。首先讲解了OpenAPI规范和Swagger UI的基础概念,随后详细展示如何在NestJS项目中集成Swagger模块,包括依赖安装、基础配置和全局优化配置。文章重点演示了控制器层面的文档注解方法,通过丰富的装饰器如@ApiOperation、@ApiResponse等,可以详细描述API端点、参数、响应和错误码等信息。该方案可实现从代码自动生成交互式API文档,支持在线测试和验证,极大提高了API开发效率和文档质量。

2025-08-25 22:59:51 910 1

原创 Nest.js服务端开发实战之定时任务与任务队列

Nest.js定时任务与任务队列开发摘要: Nest.js提供了定时任务(@nestjs/schedule)和任务队列两种异步处理方案。定时任务基于Cron表达式实现周期性任务,适用于数据清理、报表生成等场景,支持秒级精度和时区配置。任务队列则用于处理异步耗时操作如邮件发送、文件处理等。两者核心区别在于触发方式:定时任务由时间触发,而任务队列由事件触发。开发时需安装@nestjs/schedule模块,通过@Cron、@Interval等装饰器定义任务,可配合Logger实现任务监控。实际项目中,定时任务更

2025-08-25 22:58:21 1112

原创 Nest.js服务端开发实战之文件上传与下载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Nest.js中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功能。通过集成Multer中间件,详细讲解了单文件和多文件上传的实现方法,包括Multer的配置、模块注册、控制器编写以及服务层处理。代码展示了文件上传的完整流程,从接收文件到存储到本地磁盘,并保存文件信息到数据库。同时提供了文件类型验证、大小限制等安全措施,为开发者提供了完整的文件上传解决方案。

2025-08-25 22:56:46 727

原创 Nest.js服务端开发实战之身份鉴权

本文介绍了Nest.js框架中实现JWT身份验证的完整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AuthController处理用户注册、登录、刷新令牌等认证请求;2)AuthModule整合JWT和Passport模块,配置认证策略;3)AuthService实现核心业务逻辑,包括密码加密、令牌生成和验证等。文章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身份验证系统,支持访问令牌和刷新令牌机制,并处理用户登出操作。该方案可作为Nest.js项目中实现身份鉴权的参考实现。

2025-08-25 22:55:32 649

原创 Nest.js服务端开发实战之数据库集成

Nest.js数据库集成与JWT认证实践摘要 在NestJS中集成PostgreSQL数据库可通过TypeORM实现,主要步骤包括安装依赖、配置数据库连接和创建实体。ORM框架通过对象关系映射提供类型安全、开发效率提升和数据库抽象等优势,其核心工作原理是将业务对象映射为SQL查询并返回处理结果。 JWT认证实现需使用@nestjs/jwt和@nestjs/passport模块,配置JWT密钥、创建认证策略和服务,并通过守卫保护路由。JWT认证流程包含客户端登录获取Token、服务端验证存储Token、后续请

2025-08-25 22:54:16 1268

原创 Nest.js自定义模块集成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Nest.js中创建自定义PostgreSQL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安装pg客户端库和类型定义;创建PostgresService服务类管理数据库连接池和查询操作;构建PostgresModule模块封装服务;通过Users模块示例演示如何集成使用PostgreSQL服务;最后将模块注册到主应用并配置启动参数。文章还提供了模块集成流程图,展示了各组件间的依赖关系。

2025-08-24 22:24:23 375

原创 Nest.js基础

Nest.js依赖注入机制基于IoC容器,通过装饰器和元数据实现自动依赖解析,支持单例、请求和瞬态三种作用域。其拦截器采用AOP思想,利用RxJS Observable流处理请求/响应,可在方法执行前后插入逻辑。这两种机制共同提供了松耦合、可测试和可维护的架构基础,适用于复杂企业应用开发。

2025-08-24 22:22:37 437

原创 Nest.js底座与模块协议

Nest.js底座与模块协议摘要(142字): Nest.js是一个构建高效Node.js应用的框架,融合OOP、FP和FRP范式。其核心架构包括四层:应用层(控制器/服务)、框架层(模块/DI)、平台层(HTTP/微服务)和运行时层(Express/Node)。模块系统是底座核心,通过@Module装饰器实现模块化组织,支持导入/导出依赖。依赖注入系统基于装饰器,提供类/值/工厂等多种提供者模式。全局模块和动态模块扩展了系统灵活性。该设计使Nest.js成为企业级后端开发的坚实技术底座。

2025-08-24 22:21:02 857

原创 IOC、AOP思想

IoC(控制反转)和AOP(面向切面编程)是两种重要的设计思想。IoC通过依赖注入降低代码耦合度,将对象创建和依赖管理交给外部容器,实现方式包括构造函数注入、属性注入等,提高了代码可测试性和维护性。AOP则通过分离横切关注点(如日志、安全)来增强模块性,核心概念包括切面、连接点和通知。两种思想都通过关注点分离解决了传统OOP的局限性,但IoC增加了容器复杂性,AOP可能影响调试。它们共同提升了代码的组织结构和可维护性。

2025-08-24 22:19:03 361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