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Request消息分为三个部分:
RequestLine:请求行
RequestHeader:请求头
RequestBody:请求正文
RequestLine:METHOD/path-to-resourceHTTP/Version-number
消息头
Content-Type 发送内容类型
Content-Length 发送内容长度
Location 重定向地址
Cookie 缓存
(服务端可以增加cookie)
(Response): Set-Cookie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cookie
原生http模块请求图片并保存到本地
注:setHeader默认status200, 也可以使用res.writeHead()进行状态码定义。
MIME类型
数据的大类别 / 具体的种类,如.html文件
text / html
application/x-rar-compressed // 可下载压缩格式
node-mime
对后缀实现自动解析的框架。
http模块-实现百度代理
html:
nodejs
Server监听到/getBaidu,调用request方法,创建ClientRequest类,进行’response’事件监听,并在回调中使用on处理百度数据,在返回给客户端。
注意 使用http.request发请求 最后必须**request.end()**表示请求的结束。
http.request() + jsdom 爬天气预报
理论上能获取接口的优解,但是大多天气预报网站都属于服务端渲染,network抓取不到接口。
故只能通过爬虫的形式去解析需要数据。
思路: 1、通过http.request请求方式获取数据的页面主体,(// 理论上后端也可以用axios去请求)
2、抽离想要的数据
vue数据驱动原理待解析
https://www.cnblogs.com/zhouyideboke/p/9626804.html
声明式渲染的理解
1、DOM状态只是数据状态的一个映射。
2、所有的逻辑尽可能在状态的层面去进行。
3、当状态改变了,view会被框架自动更新到合理的状态。
数据层面的改变,导致视图的改变, 状态逻辑和视图解耦。不必关心如何管理状态,只需要绑定会数据就行。
v-cloak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FwNitOA-1572571187142)(https://im1g-blog.csdnimg.cn/20191101091303498.png)]
vue事件修饰符
stop // 阻止事件冒泡
prevent //阻止默认行为
capture // 事件捕获 捕获会先于冒泡触发
self // 事件源ev.target是否是自身,仅自身才能触发。
once // 事件触发一次卸载
按键修饰符: enter tab delete esc space up down left right
普及:
当用户点击某个dom时,
触发事件流: 从顶层window -> doucment -> body -> dom,叫事件捕获
进入目标阶段,一层一层反传回去,叫事件冒泡。
为何要开设事件修饰符?
因为解耦,当开发者监听事件时,做的逻辑是业务逻辑,而不是事件逻辑,事件逻辑在绑定阶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