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结合实践
上文中提到了多个测试点,但每个测试其实都有一个最佳的测试时间。例如在版本开发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应将重点集中在基础测试上,快速发现问题并推动修复,保证主体功能得到快速实现,而非在初始就纠结性能、压力、兼容性,避免研发人员在改动大量代码之后,还需要再重新执行一遍性能、压力、兼容相关测试,降低测试效率。所以,在设定测试计划时,就要明确不同测试阶段需要进行的工作。一般可按照以下阶段进行:
基础测试、异常测试——版本开发测试阶段;
兼容测试——回归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回归测试阶段,待功能稳定后进行;
稳定性测试——建议在整个测试阶段,每晚进行;
以移动APP NA页面为例,提炼出一些移动端常见功能的测试用例设计点:
1.UE/UI体验
(1)布局与交互图保持是否一致
(2)真机效果与UE图没有视觉上的严重偏差,如字号,字体大小,加粗,字体颜色,行高,行间距,按钮摆放位置,间隔,尺寸等。
(3)资源图正确使用,没有不必要的拉伸,压缩或其他效果。
(4)各种提示,文字通顺不产生歧义,展示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5)动画效果不卡顿,正常展现。
2.数据交互
(1)页面是否有缓存,缓存机制是怎样的,缓存的内容有哪些
(2)在提交页面数据失败后是否有重试机制,重试的接口参数是否保持不变
(3)在页面操作过程中,异步接口返回的内容,是否对用户透明(客户端兼容忽略请求返回msg)
(4)在页面操作过程中,对于接口返回的异常数据,客户端需兼容,保证程序不crash。
3.手势/操作
(1)是否有防重复点击,即连续快速点击不会出现多个页面或弹窗
(2)单指滑动,单指单击,单指双击,单指长按,单指缩放,多指点击
(3)摇一摇,横竖屏切换,前后台切换
(4)长时间使用,长时间放在后台
4.场景干扰
(1)不同网络,弱网下的页面跳转,点击响应的展现效果
(2)修改本地参数后的页面操作展现效果,如修改日期,时间,时区,语言,键盘等
(3)修改系统权限后的页面操作展现效果,如打开关闭定位,摄像,照片,通讯录等的授权等
(4)页面操作过程中有系统打断,如来电,短信,闹钟提醒,日历提醒,蓝牙提醒,插拔数据线,插拔耳机,待机,锁屏,低电量提醒等
(5)页面操作过程中进行前后台切换,如当页面数据交换时,有弹窗,提示框的时机进行切换容易发现问题。
(6)针对非主线程调用的接口,前端要对异常及无网络情况做异步处理,不提示异常且不影响主线程操作。
https://blog.youkuaiyun.com/sinat_21026543/article/details/80368761 参考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