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是大小写不敏感的,HTML与html utf-8 与UTF-8是一样的
1.p标签
错误:先写color后写size 两者都没有效果
<p style=" color:#FF0000"; font-size:5px; >这是一段文本</p>
正确:先写font-size,后写color 两者都有效果
<p style=" font-size:5px; color:#FF0000";>这是一段文本</p>
2.label 标签为 input 元素定义标注(标记)。
label 元素不会向用户呈现任何特殊效果。不过,它为鼠标用户改进了可用性。如果您在 label 元素内点击文本,就会触发此控件。就是说,当用户选择该标签时,浏览器就会自动将焦点转到和标签相关的表单控件上。
性别:
<label for="man">男</label><input type="radio" name="sex" id="man" value="男" checked="checked"/>
<label for="woman">女</label><input type="radio" name="sex" id="woman" value="女" />
3.input与input之间的间隔
margin-top等
<label>用户名:</label><input style="margin-top: 20px;" /><br>
<label>密 码:</label><input type="password" value="" style="margin-top: 20px; margin-bottom: 20px;"/>
4.文本之间的间隔
<textarea rows="5" cols="30" style="line-height: 50px;"></textarea>
5.清除浮动的四种方法
使用额外元素:
<div style="clear: both;"></div>
父级元素添加属性:
overflow为 hidden|auto|scroll 都可以实现。
使用伪元素清楚浮动:
.clearfix:after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height: 0;
clear: both;
visibility: hidden;
}
使用双伪元素:
.clearfix:before,
.clearfix:after {
content: "";
display: table;
/* 这句话可以出发BFC BFC可以清除浮动,BFC我们后面讲 */
}
.clearfix:after {
clear: both;
}
.clearfix {
*zoom: 1;//为了兼容IE6-7
}
6.name和value的区别:
- name是控件的名称(多个控件可以取同一个名称),value是控件的值;
- 并不是所有控件的value都会显示出来,比如 checkbox, radio, hidden;
- 定义控件的 name和value 就可以在服务器上获取这个控件和它的值;
- 你没看到 submit 的name,并不表示浏览器忽略了它的 name,在提交之前它也被浏览器定义了 name,在服务器上一样可以得到它的 name 和 value;
- 控件不定义name/value也可以显示,只是为了方便在服务器接收和区别,才定义它的 name/value,当然按钮的 value 不光是存放它的值,也用来显示。
7.CSS选择器、CSS伪类、CSS伪元素区别(出自W3Cschool)
区别W3Cschool
CSS选择器
CSS中的元素选择器除了可以id(#)、class(.)、属性([])选取元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就是根据元素的状态来选取元素,包括伪类(pseudo-class)和伪元素(pseudo-element)。
这些传统的选择器,包括id选择器、class选择器、属性选择器、派生选择器等等,他们是直接从HTML文档的DOM树中获取元素的。而伪类和伪元素选择器是预定义的,且是独立文档元素的。它们获取元素的途径也不是基于id、class、属性这些基础的元素特征,而是基于处于特殊状态的元素(伪类),或者是元素中特别的内容(伪元素)。当然,伪类:和伪元素::的表示形式也使用:(或者::)与其它选择器相区分。
CSS伪类
什么叫伪类呢?
伪类是基于元素的特征而不是他们的id、class、属性或者内容。一般来说,元素的特征是不可以从DOM树上推断得到的,而且其是动态的,当用户和DOM进行交互的时候,元素可以获得或者失去一个伪类。(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first-child和:lang是可以从DOM树中推断出来的。)
CSS的现有标准中,伪类包括:
:first-child 点我看手册,应用第一个子元素
:link 点我看手册,应用未访问过的链接
:visited 点我看手册,应用已访问过的链接
:hover 点我看手册,应用鼠标指针悬浮的元素
:active 点我看手册,应用活动的链接
:focus 点我看手册,应用聚焦的输入元素
:lang 点我看手册,伪类将应用于元素带有指定lang的情况,不常用
CSS伪元素
什么是伪元素呢?
伪元素是创造文档树之外的对象。例如文档不能提供访问元素内容第一字或者第一行的机制。伪元素还提供一些在源文档中不存在的内容分配样式,例如:before和:after能够访问产生的内容。伪元素的内容实际上和普通DOM元素是相同的,但是它本身只是基于元素的抽象,并不存在于文档中,所以叫伪元素。
CSS的现有标准中,伪元素包括:
:first-letter 点我看手册,伪元素的样式将应用于元素文本的第一个字(母)
:first-line 点我看手册,伪元素的样式将应用于元素文本的第一行
:before 点我看手册,在元素内容的最前面添加新内容
:after 点我看手册,在元素内容的最后面添加新内容
两者之间区别:
首先说一下伪类和伪元素的相同之处,
伪类和伪元素都不出现在源文件和文档树中。也就是说在html源文件中是看不到伪类和伪元素的。
他们的不同之处:
伪类其实就是基于普通DOM元素而产生的不同状态,他是DOM元素的某一特征。伪元素能够创建在DOM树中不存在的抽象对象,而且这些抽象对象是能够访问到的。
一句话总结不同之处就是,伪元素产生新对象,在DOM树中看不到,但是可以操作;伪类不产生新的对象,仅是DOM中一个元素的不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