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P2607 [ZJOI2008]骑士——题解

针对一个包含环的基环树结构,通过断开特定边进行树形DP来求解最大战斗力组合。该方法借鉴了洛谷P1352题目的解决方案,但增加了对环的处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传送门
题目大意:
每个骑士都有自己的战斗力且不能和另一个特定的骑士同时出征,试问出征的骑士最大总战斗力是多少(总战斗力等于所有出征的骑士的战斗力之和)


思考过程:
做过洛谷P1352 没有上司的舞会的同学肯定会觉得这个题和它很想,只不过那个题是n个点n-1条边的树,这个题是n个点n条边的基环树,多了一个环而已。我们要思考怎么转化。我们首先找到环上的一条边,断开这条边并记录左右端点(假设为mark1,mark2),对左右端点分别做dp(dp和那个题一样,没做过那个题的同学可以先去做那个题),dp[i][0]表示在i的子树中不取i的最大结果,dp[i][1]表示在i的子树中取i的最大结果,那么答案就是max(dp[mark1][0],dp[mark2][0])。为什么这样是对的呢?我们冷静分析一下,mark1和mark2是不能同时选的,dp[mark1][0]表示不取mark1,mark2取不取就无所谓了,对于mark2同理,这样我们就相当于完美的考虑了这条边对答案的影响,正确性显然。(注意可能有多个联通块,要把所有答案相加)


具体做法:
1.读入时使用并查集找到环上的一条边,记录左右端点(mark1,mark2)
2.对左右端点分别做树形dp(注意dp[mark1][0]和dp[mark2][0]是两次dp分别得到的结果,并不是一次dp中得到的值)
3.将ans加上max(dp[mark1][0],dp[mark2][0]),继续这个过程直到遍历所有联通块


代码:(注意此题树形dp不能用bfs。我之前用的就是bfs,以为树是一个扫帚能卡过去,结果发现不可行QAQ)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e6+100;
struct stu
{
    int to,next;    
}road[2*maxn]; int first[maxn],cnt=0;
long long ans,dp[maxn][2],fa[maxn];
int n,val[maxn],mark1[maxn],mark2[maxn],cnt1=0;

void addedge(int x,int y)
{
    road[++cnt].to=y;
    road[cnt].next=first[x];
    first[x]=cnt;   
}

int find(int x)
{
    if(x==fa[x]) return x;
    return fa[x]=find(fa[x]);   
}

void dfs(int now)
{
    dp[now][0]=0,dp[now][1]=val[now];
    for(int i=first[now];i;i=road[i].next)
    {
        int to=road[i].to;
        if(to==fa[now]) continue;
        fa[to]=now;
        dfs(to);
        dp[now][0]+=max(dp[to][0],dp[to][1]);
        dp[now][1]+=dp[to][0];  
    }
}

int main()
{
    scanf("%d",&n);
    for(int i=1;i<=n;i++) fa[i]=i;
    for(int i=1;i<=n;i++)
    {
        int x;
        scanf("%d%d",&val[i],&x);
        int p1=find(i),p2=find(x);
        if(p1==p2)
        {
            mark1[++cnt1]=i;
            mark2[cnt1]=x;
        }
        else 
        {
            fa[p1]=p2;
            addedge(i,x);
            addedge(x,i);
        }
    }
    for(int tt=1;tt<=cnt1;tt++)
    {
        long long nowans=0;
        memset(fa,0,sizeof(fa));
        memset(dp,0,sizeof(dp));
        dfs(mark1[tt]);
        nowans=dp[mark1[tt]][0];
        memset(fa,0,sizeof(fa));
        memset(dp,0,sizeof(dp));
        dfs(mark2[tt]);
        nowans=max(nowans,dp[mark2[tt]][0]);
        ans+=nowans;
    }
    printf("%lld\n",ans);
    return 0;   
}
题目描述似乎缺失了关键信息,通常我会需要了解“P10780 食物”是什么具体的算法竞赛题目,它来自在线平台(Luogu),以及该题目的大致背景、条件和目标。食物(Food)可能是某种数据结构或算法问题,比如贪吃蛇、分配任务等。 然而,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通用的模板: **[ P10780 食物 - 题目解析]** 题目名称:P10780 食物(假设是关于食物分配或者饥饿游戏的问题) 链接:[插入实际题目链接] **背景:** 此题通常涉及动态规划或者搜索策略。场景可能是有n个参与者(选手或角色),每个都有特定的食物需求或者优先级,我们需要在有限的食物资源下合理分配。 **分析:** 1. **输入理解**:首先读入n个参与者的信息,包括每个人的需求量或优先级。 2. **状态定义**:可以定义dp[i][j]表示前i个人分配完成后剩余的食物能满足第j个人的最大程度。 3. **状态转移**:递推式可能涉及到选择当前人分配最多食物的版本,然后更新剩余的食物数。 4. **边界条件**:如果剩余食物不足以满足某人的需求,则考虑无法分配给他;如果没有食物,状态值设为0。 5. **优化策略**:可能需要对状态数组进行滚动更新,以减少空间复杂度。 **代码示例(伪代码或部分关键代码片段):** ```python # 假设函数分配_food(demand, remaining)计算分配给一个人后剩余的食物 def solve(foods): dp = [[0 for _ in range(max_demand + 1)] for _ in range(n)] dp = foods[:] # 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参与者处理 for i in range(1, n): for j in range(1, max_demand + 1): if dp[i-1][j] > 0: dp[i][j] = max(dp[i][j], dp[i-1][j] - foods[i]) dp[i][j] = max(dp[i][j], distribute_food_to(i, dp[i-1][j])) return dp[n-1][max_demand] ``` **相关问题--:** 1. 这道题是如何运用动态规划的? 2. 如果有优先级限制,应该如何调整代码? 3. 怎样设计搜索策略来解决类似问题?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