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 秒懂词向量Word2vec的本质

本文深入浅出地解析了Word2vec的理论核心,包括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gensim训练词向量并寻找相似词。通过Skip-gram和CBOW模型,展示了词向量是如何捕捉词语间的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6306795 

3. 正文

你会在本文看到:
  1. 提纲挈领地讲解 word2vec 的理论精髓
  2. 学会用gensim训练词向量,并寻找相似词

你不会在本文看到

  1. 神经网络训练过程的推导
  2. hierarchical softmax/negative sampling 等 trick 的理论和实现细节

 

3.1. 什么是 Word2vec?

在聊 Word2vec 之前,先聊聊 NLP (自然语言处理)。NLP 里面,最细粒度的是 词语,词语组成句子,句子再组成段落、篇章、文档。所以处理 NLP 的问题,首先就要拿词语开刀。

举个简单例子,判断一个词的词性,是动词还是名词。用机器学习的思路,我们有一系列样本(x,y),这里 x 是词语,y 是它们的词性,我们要构建 f(x)->y 的映射,但这里的数学模型 f(比如神经网络、SVM)只接受数值型输入,而 NLP 里的词语,是人类的抽象总结,是符号形式的(比如中文、英文、拉丁文等等),所以需要把他们转换成数值形式,或者说——嵌入到一个数学空间里,这种嵌入方式,就叫词嵌入(word embedding),而 Word2vec,就是词嵌入( word embedding) 的一种

我在前作『都是套路: 从上帝视角看透时间序列和数据挖掘』提到,大部分的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都可以归结为:

f(x)->y

在 NLP 中,把 x 看做一个句子里的一个词语,y 是这个词语的上下文词语,那么这里的 f,便是 NLP 中经常出现的『语言模型』(language model),这个模型的目的,就是判断 (x,y) 这个样本,是否符合自然语言的法则,更通俗点说就是:词语x和词语y放在一起,是不是人话。

Word2vec 正是来源于这个思想,但它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把 f 训练得多么完美,而是只关心模型训练完后的副产物——模型参数(这里特指神经网络的权重),并将这些参数,作为输入 x 的某种向量化的表示,这个向量便叫做——词向量(这里看不懂没关系,下一节我们详细剖析)。

我们来看个例子,如何用 Word2vec 寻找相似词:

  • 对于一句话:『她们 夸 吴彦祖 帅 到 没朋友』,如果输入 x 是『吴彦祖』,那么 y 可以是『她们』、『夸』、『帅』、『没朋友』这些词
  • 现有另一句话:『她们 夸 我 帅 到 没朋友』,如果输入 x 是『我』,那么不难发现,这里的上下文 y 跟上面一句话一样
  • 从而 f(吴彦祖) = f(我) = y,所以大数据告诉我们:我 = 吴彦祖(完美的结论)

3.2. Skip-gram 和 CBOW 模型

上面我们提到了语言模型

  • 如果是用一个词语作为输入,来预测它周围的上下文,那这个模型叫做『Skip-gram 模型』
  • 而如果是拿一个词语的上下文作为输入,来预测这个词语本身,则是 『CBOW 模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