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HttpServletRequest 接口:
1、 getMethod()方法:返回客户端请求。
2、getRequestURL方法:返回端口后参数之前的那部分内容,且为真是的资源名,而不一定与地址栏中相同。
3、getQueryString()方法:返回资源路径?号后面的所有内容
4、getScheme()方法:返回协议名称
5、getContextPath()方法:返回请求url所属的web应用程序的路径
6、getRequestURL()方法:返回真实的资源路径。不一定与地址栏相同、但不包括参数部分,且返回类型为StringBuffer类型
作用域--------请求域(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作用范围:只在一次请求中有效
四个方法:
1. void setAttribute (String name,Object obj)
2. Obji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
3.void removeAttribute(Stringname)
4.Enumeration getAttributenames():返回request值域中所有属性名的枚举
----------------------------------------------------------
jsp页面可写java代码
-----------------------------------------------------------------------------------------------------
作用域----会话域
获取session代码:
HttpSession session=request.getSession();
在jsp页面中可以直接使用session,而不必使用request.getSession()得到
会话:一个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请求和响应的过程
用SessionID来标识同一个会话的请求
用Session对象来保存该会话的状态信息
服务器决定与某个客户端开启一个会话,创建一个Session对象通过Cookie或者URL参数形式将SessionID传给客户端
如果客户端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操作,服务器会自动终止会话,即删除Session对象
Session作用范围:
该次会话一直有效(一定时间内:一般为默认30分钟)
有效时间可修改:通过Tomcatweb.xml<session-config>标签修改
或配置文件web-xml添加<sessiom-config><session-timeout>30<session-timeout></sessiom-comfig>
一次修改有效时间
注:前者为整个tomcat有效时间都做了修改,后者为当前所在项目有效时间做了改变
附上效果图:
先通过以下代码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并显示出来
运行后显示结果
关闭浏览器,通过直接输入地址再次打开页面显示结果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两者间可以很明显看出区别
httpsevlet request只执行一次一旦关闭或者再次打开就会是一个新的request,而Session则是会将数据存储一定时间然后才失效
---------------------------------------------------------------------------------------------------------------------------
SessionID原理概述:
浏览器发送一次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首先判断,该请求是否携带一个SessionID值
如果这次请求没有携带一个SessionID值,服务器就知道了,这是第一次来访问该服务器
浏览器与该服务器开始建立会话
服务器会在相应请求的同时,将产生一个SessionID,作为该次会话的标识
再把这个SessionID发给浏览器,浏览器就拥有一个SessionID了
当再次访问该服务器时,浏览器会携带那个SessionID,被传到服务器
服务器首先判断该请求是否携带一个SessionID值,此时有了,代表这不是一个新的会话的请求
如果浏览器两个请求之间的时间太长,超出服务器等待的时间,服务器会删除这个session对象
删除后,再次发送到该服务器,因为服务器里没有这个session对象了,就不能判断请求是否携带SessionID值
也就是说判断不出来,就认为这是一个新的会话开始,又会产生一个SessionID,作为这次新会话的标识
又把这个SessionID发给浏览器,浏览器就拥有一个新的SessionID了
在会话开始时,服务器会自动分配一个空间(session对象),SessionID就在session对象里
-----------------------------------------------------------------------------
过滤器Filter:(转载)
filter翻译为过滤器。在web项目中,经常需要在正式处理请求前,做一些特殊的处理或常用的例程,于是就发明了这个filter。
作用:
- 过滤非法文字和信息。
- 设置统一字符编码。
- 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 。
- 改变图片文件格式。
- 对相应内容做压缩处理。
- 对XML的输出使用XSLT来进行转换。
步骤:
- 第一步:通过在web.xml中的元素和元素来配置filter,以决定用户请求的URL应被哪些filter类来处理一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步骤二:编写filter的Servlet类。
- 我们的filter类需要实现父接口javax.servlet.Filter。
- 实现父接口的各个方法。包括init(),doFilter(),destroy(),这3个方法。
- init()方法和destroy()方法分别用来初始化和销毁时调用。
- init()方法在 Filter 生命周期中仅执行一次。服务器启动时就会执行。
- destory()方法在Filter的生命周期中仅执行一次,即Web容器卸载Filter对象之前调用它。主要做释放资源的操作。
- 对doFilter(req,resp,chain)方法操作。
- chain.doFilter(request,response)。
注意:chain参数则通过调用自己的doFilter方法来将请求向下传递,如果没有调用doFilter()方法,则相当于阻止了本次请求。
创建如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这个样子我们就可以过滤web项目的所有url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