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发展进程
- 以太网有两个版本DIX Ethernet V2和IEEE802.,后来DIX EtherNet V2 战胜IEEE802.3成为主流版本。
- 总线型交换机拓扑机构代替集线器星型拓扑机构
1990年IEEE制定出星形以太网10BASE-T的标准**802.3i**。“10”代表10 Mbit/s 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实践证明,这比使用具有大量机械接头的无源电缆要可靠得多。由于使用双绞线电缆的以太网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因此粗缆和细缆以太网现在都已成为历史,并已从市场上消失了。
- 总线型交换机拓扑结构到环形交换机拓扑机构
总线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以半双工方式工作。但以太网交换机不使用共享总线,没有碰撞问题,因此不使用CSMA/CD协议,而是以全双工方式工作。既然连以太网的重要协议CSMA/CD都不使用了(相关的“争用期”也没有了),为什么还叫作以太网呢?原因就是它的帧结构未改变,仍然采用以太网的帧结构。
二:801协议
名称 | 说明 |
---|---|
802.1d | 生成树协议 STP |
802.1w | 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
802.1s | 多生成树协议 MSTP |
802.1q | vlan |
记忆口诀:星期二单位申请vlan快多
三:扩展以太网
内容 | 形式 |
---|---|
物理层上扩展 | 双绞线、光纤 |
数据链路层扩展 | 网桥、交换机 |
四:高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
-
高速以太网
速率:达到或超过100MB/s
-
吉比特以太网
速率:达到或超过1GB/s,只工作在全双工。
五:局域网(lan)
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采用广播的方式进行传播,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
- 总线网(csma/cd)
CSMA/CD是一种用于共享介质局域网的MAC层协议,核心解决多节点竞争信道的冲突问题。
时期 | 说明 |
---|---|
空闲期 | 没有设备在发送数据,介质处于空闲状态 |
载波侦听期 | 备在发送前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持续至少 96比特时间 的帧间间隔,即IFS)。 |
随机退避期 | 如果信道忙,设备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基于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后重试。 |
征用期 | 2τ=512比特时间(51.2μs),是冲突检测和退避的基本单位。超过后冲突不会发生(因为所有设备已检测到占用)。 |
冲突期 | 512比特时间(51.2μs),是冲突检测和退避的基本单位。超过后冲突不会发生(因为所有设备已检测到占用)。 |
成功传输期 | 如果数据帧完整发送且无冲突,接收方返回 ACK(确认)(在TCP/IP中,ACK由高层协议处理,传统以太网无ACK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