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工作流程:
1.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至前端控制器
2.前端控制器收到请求后调用处理器映射器,并生成handle
3.处理器映射器根据url找到具体的控制器,并返回控制器对象
4.前端控制器调用处理器适配器
5.处理器适配器调用具体的控制器
6.处理器适配器执行完生成一个modelAndView,并将这个modelAndView返回给前端控制器
7.前端控制器调用视图解析器对modelAndView进行解析
8.视图解析器返回具体的view
9.前端控制器对view进行渲染
10.前端控制器相应用户
struts2工作流程:
1.客户发送一个请求
2.该请求根本军经过一系列过滤器
3.filterDispatcher被调用,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是否决定调用某个action
4.actionMapper决定调用某个action,filterDispatcher将这个请求交给actionProxy
5.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 manager框架询问框架配置文件,找到具体的action
6,actionProxy创建一个invocation实例
7.invocation实例通过命名模式来调用,
8.action被执行后,actioninvocation根据配置文件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
二者区别
1、Struts2是类级别的拦截, 一个类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SpringMVC是方法级别的拦截,一个方法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而方法同时又跟一个url对应,所以说从架构本身上SpringMVC就容易实现restful url,而struts2的架构实现起来要费劲,因为Struts2中Action的一个方法可以对应一个url,而其类属性却被所有方法共享,这也就无法用注解或其他方式标识其所属方法了。
2、拦截器实现机制上,Struts2有以自己的interceptor机制,SpringMVC用的是独立的AOP方式,这样导致Struts2的配置文件量还是比SpringMVC大。
3.、SpringMVC的入口是servlet,而Struts2是filter(这里要指出,filter和servlet是不同的。以前认为filter是servlet的一种特殊),这就导致了二者的机制不同,这里就牵涉到servlet和filter的区别了
4、SpringMVC集成了Ajax,使用非常方便,只需一个注解@ResponseBody就可以实现,然后直接返回响应文本即可,而Struts2拦截器集成了Ajax,在Action中处理时一般必须安装插件或者自己写代码集成进去,使用起来也相对不方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ajiezh/p/6415444.html
ps:自用,用于日常笔记,从别的地方转载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