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飞码字 大飞码字 3月24日
程序员后期的发展路线问题,是一个全行业的问题,虽然困扰着很多人,但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前段时间,看博客,发现了一个新的思路,这里分享下这个新的思路。
这个思路来自孟岩老师在优快云的博客:
《技术路线的选择重要但不具有决定性》
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那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观察圈子里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术人,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
这个行业里拥挤着上百万聪明人,彼此之间真正的不同在哪里?
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学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
如果这种组合:
1,绝无仅有
2,在实践中有价值
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那你就具备核心竞争力。
因此,当设计自己的发展路线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加强和发挥自己独特的组合,而不是寻求单项的超越。
而构建自己独特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其次是要有意识地构造。关于这个观点,话题太大,我不打算赘述。
作者:myan
来源:优快云
原文:
https://blog.youkuaiyun.com/myan/article/details/3247071/
怎么来理解这个独特组合呢?
在 阮一峰 老师博客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呆伯特漫画的作者亚当斯( Scott Adams),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
他的经历其实很普通。小时候喜欢画画,画得还可以,但远远不算优秀。长大以后,在一家公司当经理,管理企业,也是业绩平平。
无论是选择当画家,或者继续当公司经理,也许都能够干下去,但应该都不会很成功。
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自己的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选择了另一条路:专门画讽刺企业管理的漫画,结果走红了,成了世界闻名的漫画家。
他说,任何领域最优秀的前5%的人,都能拿到很好的报酬,比如,最优秀的那5%的程序员、面包师、钢琴家、美发师都是高收入的。
但是,想要挤进这5%,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拼掉其他95%的人。但是,如果标准放宽一点,挤进前25%,普通人经过努力,还是很有希望达到的。
成功的秘诀就是,你必须有两个能达到前25%水平的领域,这两个领域的交集就是你的职业方向。
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两个领域都是前25%,那么交集就是 25% 乘以 25%,等于 6.25%,即很有可能挤进前5%。更进一步,如果在两个领域里面,你都属于前10%的优秀人才,那么在交集里面,就可以达到顶尖的1%。
总之,选择交集作为职业方向,你的竞争力会提升一个量级,收入也会随之大涨。
作者:阮一峰
原文: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9/02/weekly-issue-42.html
回到,程序员最终出路的问题,我观察到,我周围技术人员的最终出路
-
技术专家
-
中层管理,高层管理
-
创业
-
转行
沿着孟岩老师提出的思路
2 其实是管理技能+技术技能的组合,
3 更是多种技能的组合。
所以,我们在设计我们未来路径的时候,除了技术专家方向和完全离开技术转行,还可以考虑独特技能组合的思路,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其他的技能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东西。
那如何可以构建出这种独特的组合呢? 正如孟岩老师博客里面提到的:
而构建自己独特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其次是要有意识地构造。
我理解这里的实践确实是最关键的,而且是探索式的实践。
因为个人的独特组合,一般都很个性化,可参照的人和事不多。而且每个人的具体能力和特质,都有很大的差异,就算有类似的案例,也不太可能照着 “抄” 就行,还是需要自己的一番探索实践。
关于探索实践个人独特的组合,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探索才能发现新大陆
个人的独特组合,必定是富有个性化的东西。
即使有类似的,可以参考的成功案例,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自身具体的能力,性格特质,家庭等情况,所以光凭想象,分析,推导肯定是不足够的,需要真正下场去做,去尝试。
所以探索实践,是最关键的点,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发现新的大陆。
持续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当你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组合,并且尝试了一番之后,接下来需要确定的是这个组合(事情) 的可持续性。
一个人能否持续地做一件事情,需要从主观感受和客观环境来看。
主观感受,是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自己的实际感受,比如自己做的开不开心,会不会过于压迫。
如果内心是接受并且喜欢的,起步的时候因为熟练度导致的吃力感,是可以在后续不断的训练中得到加强的,那这种就不应该成为阻碍的因素。
客观环境,大部分是指你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来自外界的反馈。
比如在言论方面,能否带来正反馈,比如你家人的支持,外界同学朋友对此的反应;比如在收益方面,能否持续的带来金钱或其它方面的收益。
如果在实践一个新的独特组合的时候,正反馈多于负反馈,你会有更动力做下去,成功的机率也会高很多。
例举一个例子,比如你想走极客+作家的技能组合。
你可以先尝试从最小处着手。
比如,开个公众号或者博客或者注册个知乎的帐号,开始尝试去写第一篇文章。
写之前你会思考不少的问题,比如自己能不能写,能写什么,读者喜不喜欢看,能不能持续地写等等。
你会发现,这些光凭想象都是不能得出答案的,你需要实际的写出第一篇后,你才会开始有自己的答案。
在写了几篇后,需要考虑的是持续性的问题。一个是你自身是否真的喜欢,除了单纯的输出东西,自己是不是也在这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一个是外界的反馈,包括读者的反馈,你家人对你做这件事情的态度,以及是否有些经济收益等。
就写作来说,我觉得读者的正反馈特别关键的。
因为写一篇文章花费的时间不少,有时候阅读率又不高,如果此时突然有个读者留言说,你的文章给他带来了鼓励或指导,你会瞬间获得很大的动力。
再一个是有经济收益,即使很少,也是特别好的一个反馈,你会有一种,我终于可以不再依赖公司,依赖任何组织,而完全依赖自己,就可以赚到钱的感觉。这种感觉特别好。
另外,开源路线,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路径。
通过贡献开源项目,一个是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还有一个是技术影响力,这两个东西都是很有价值的。
不过这块,我目前还没有时间尝试,后面也想去试试看。不一定可以走下去,但试试总是可以的。
结尾
程序员的最终出路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男女程序员的大问题。
网上经常看到各种鸡汤问,焦虑文,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且困扰着我们这些从业人员。
这次,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了一个新的思路,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但多一个参考总是好的。
最后,建议年轻的程序员,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是走专家路线,那就用全部的精力来精进技能。
如果不是,那除了学好技术本身,还需要考虑再培养一些其它方面的技能,以应对未来的变化。
对于高龄的程序员,你需要的不是焦虑,焦虑不能解决问题,行动才可以,所以快行动起来!
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