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协议的基础概念,包括其在网络中的位置、默认端口、无状态特性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间交互的过程。此外还解析了HTTP请求与响应的组成结构,并列举了多种报头字段。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属于TCP/IP中的应用层协议。

*HTTP的端口号为80,HTTPS的端口号为443。

*HTTP是一个无状态协议,且该协议是由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端响应请求。

*HTTP的工作流程

一次HTTP操作称为一个事务,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四步:

1)首先客户机与服务器需要建立连接。只要单击某个超级链接,HTTP的工作开始。

2)建立连接后,客户机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3)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4)客户端接收服务器所返回的信息通过浏览器显示在用户的显示屏上,然后客户机与服务器断开连接。

如果在以上过程中的某一步出现错误,那么产生错误的信息将返回到客户端,有显示屏输出。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过程是由HTTP自己完成的,用户只要用鼠标点击,等待信息显示就可以了。


HTTP请求: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Method(请求方法) Request-URI(统一资源标识符) HTTP-Version(HTTP版本协议) CRLF(回车和换行)



HTTP响应:

HTTP响应也由三部分组成: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状态行格式    HTTP-Version Status-Code(状态码) Reason-Phrase(状态信息) CRLF



HTTP消息报头:

1:普通报头

    Cache_Control (指定缓存指令)

    Date(记录消息产生的时间)

    Connection(连接状态:colse或者keep_alive)

2 :请求报头

    Accept(指定请求信息)

    Accept-Charset

     Accept-Encoding

     Accept-Language

     Authorization

     Host(指定被请求资源的主机和端口号)

     User-Agent(请求方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等各种属性)

3:响应报头

    Location(重定向到一个新的)

    Server(对应User-Agent 服务器端的各种属性)

4:实体报头

    Content-Encoding

    Content-Language

    Content-Length

    Content-Type

    Last-Modified


几个关键字:

代理:一个中间程序

网管:作为其他服务器的中间媒介的服务器

通道:连接两个中继的中间程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