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集合,与语义不可分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存储。冗余度小,独立性高,易扩展,可共享。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
1.数据库的定义
2.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3.数据的存取;
3.数据库的创建和维护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
1.大大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
2.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3.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4.减轻了维护的负担
数据集中管理
控制数据冗余
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文件系统:
面向应用程序,共享性低,冗余性高,数据独立性差,整体无结构,
由应用程序控制。
数据库系统:
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数据独立性高,整体结构化
由数据库操作系统提供对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联系: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数据库系统在操作系统上是独立的,
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操作系统为基础,在文件系统上来进行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举出适合用文件系统而不是数据库系统的例子;
数据的备份,应用程序的临时文件存贮,简单固定的应用程序
再举出适合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例子。
企业或部门的信息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冗余性低,共享性高,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DBMA的数据控制功能包括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的并发性控制
数据的恢复
数据库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的存取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创建和维护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作用:描述操作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三个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概念模型的作用
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
是数据库设计的得力工具,和用户交流的语言
实体:现实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
实体型:用来刻画相同的实体的实体名及其属性的集合
实体集:相同类型实体的集合
属性: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
实体联系图:(E-R图):表示实体,属性,联系的图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关系模型:
以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关系的数据模型
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属性:表中的一列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元组:表中的一行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即表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关系数据模型特点
优点:
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2.都用关系(表)表示,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懂。
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数据独立性更好,安全保密性更好,方便数据库建立
缺点:
1.查询效率低
2.需要优化查询请求,增加开发难度
关系数据模型特点:
优点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
都与关系标书,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懂。
存取路径透明,数据独立性高,安全保密性哈,方表数据库建立
数据库系统组成:
数据库
DBMA
应用程序和用户
管理员
SQL语言特点
1.综合统一:3种语言统一
2.高度非过程化:无序了解存取过程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以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自含式语言:独立联机交互,
嵌入式语言:嵌入到高级语言中设计
5简单易学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定义表,视图,索引
基本表:本身独立存在的表,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视图:由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
数据库中只存放了视图的定义,数据存储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
视图概念上与基本表一致,可以像基本表同样操作,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第4章 数据库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
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使用造成数据泄露,更改,破坏
数据库安全性与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关系:
安全性不是数据库系统独有的
由于大量数据存放和大量用户共享数据,安全性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
计算机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1.用户的标识和鉴别:
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身份和名称,
当用户请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身份,让鉴别通过后提供用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