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断点
INT 3断点,硬件断点,内存断点,消息断点…
INT 3断点
常用,OD中可以使用bp命令或F2快捷键来设置/取消。当执行一个INT 3断点时,该地址处的内容被调试器用INT 3替换了。此时OD将INT 3隐藏起来,显示中断前的指令。由于INT 3指令的机器码时0xCC故此 也常称之为CC指令。
当被调试进程执行INT 3指令导致一个异常时,调试器就会捕捉这个异常,从而停在断点处,然后将断点处的指令恢复为原来的指令。
使用INT 3断点的优点是可以设置无数个断点,缺点是改变了源程序机器码,容易被软件检测到。例如,为了防范API下断,一些软件会检测API的首地址是否为0xCC(以此判断是否被下断)。用C语言实现这个检测,方法是取得检测函数的地址,然后读取它的第一个字节,判断它是否等于CC。为了避免程序自己发现被设断跟踪,通常将断点设置在函数内部或末尾。
硬件断点
硬件断点和DRx调试寄存器有关,
DRx 调试寄存器共有八个(DR0~DR7),每个寄存器的特性如下。
DR0~DR3:调试地址寄存器,用于保存需要监视的地址,例如硬件断点。
DR4~DR5:保留,未公开具体作用。
DR6:调试寄存器组状态寄存器。
DR7:调试寄存器组控制寄存器。
硬件断点的原理是:使用DR0~DR3设定地址,并使用DR7设定状态,因此最多设置四个断点。硬件断点与CC断点执行的作用一样,但因为硬件执行断点不会将指令首字节修改为CC,所以更难检测。设断方法是在指定的代码行单击右键(断点->硬件执行 也可以在命令行中执行HE地址)。
右键单击寄存器面板,查看调试寄存器,接着设置硬件断点,按F9键执行程序,程序就会中断设定处。查看调试寄存器,发现DR0的数值改变为设定断点处的地址。设置断点后,OD实际上是将DP0~DR3中的一个设置为下断处的地址,然后再DR7中设置相应的控制位。这样当程序运行到下断处,CPU就会向OD发送异常信息,OD对该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后,中断程序,让用户继续操作。
删除硬件断点,单击菜单 调试->硬件断点。打开硬件断点面板,单击删除按钮即可。
F4 ——执行到光标所在的行,原理同调试寄存器,在中断后自动删除,相当于在中断后自动删除,相当于执行了一次性硬件断点。硬件断点的优点是速度快,在INT 3 断点容易被发现的地方使用硬件断点会有很好的效果,缺点是最多只能使用四个。
内存断点
OD可以设置,内存访问断点和内存写入断点。原理是对所设的地址赋予不可访问/写入属性,这样当访问/写入的时候就会产生异常。OD截获异常后,比较异常地址是不是断点地址,如果是就中断,让用户继续操作。
因为每次出现异常时都要通过比较来确定是否应该中断,所以内存断点会降低OD的执行速度——OD考虑执行速度,所以只允许下一个内存断点。
程序运行时有三种状态读取,写入和执行。
添加内存断点:在反汇编区右键快捷菜单中 断点->内存写入/访问
删除内存断点:在反汇编窗口右键快捷菜单 断点->删除内存断点
单个硬件写入/访问断点也可实现上述功能。在数据面板窗口选中地址后,可以设置为1/2/4字节,不论选择的数据范围有多大,只有前四个字节会起作用。选中需要下断点的地址区域,单击右键执行快捷菜单,断点->硬件写入->字节数。
硬件写入/访问断点,会让程序中断在触发硬件写入断点的下一条指令处,而内存断点则是在触发断点的指令处下断。
内存断点不修改原始代码,不会像INT 3那样由于修改原始代码被程序效验导致下断失败。因此,在遇到代码效验且硬件断点失灵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内存断点。
内存访问一次性断
Windows对内存使用段页式的管理方式,在OD中使用快捷ALT+M显示内存
每个段都有不可访问,读,写,执行属性。可以利用右键快捷菜单 在访问上设置断点,也可以使用快捷键F2,用于对整个内存块设置该类断点。这个断点式一次性断点,当所在段读取或者执行时就会中断。在中断发生后,断点会被自动删除,如果想捕捉调用或者返回某个模块,可能要更多的考虑这类断点,注意:仅在NT架构下可用。
消息断点
Windows本身是由消息驱动得,如果调试时没有合适得断点,可以尝试消息断点。当某个特定窗口函数接收到某个特定消息时,消息断点将使程序中断。
消息断点和INT 3断点的区别,INT 3断点可以在程序启动之前设置,消息断点只有在窗口被创建之后才能被设置并拦截消息。当用户操作,单击按钮,移动光标,向文本框输出时,一条消息就会发送给当前窗体。所有发送消息都有四个参数,1.窗口句柄(hwnd),2.消息编号(msg),3.4 32位长参数(long).
Windows通过句柄标识它所代表的对象。例如,在单击某个按钮时,Windows通过他的句柄来判断单击了哪一个按钮,然后发送相应的消息来通知程序。在OD加载运行程序后,输入用户名和序列号,选择 查看->窗口(或者工具栏中的W),列出窗口相关参数。如果界面上没有内容,则应执行右键菜单的刷新选项。这里列出了所有属于被调试窗口及与窗口相关的重要参数(例如按钮,对应ID及句柄Handle等),在需要下断的地方设置消息断点,即事件发生时程序中断。
在这里例子中,我们关注Check,这个消息属于按钮(button),当单击按钮并松开时,会发送(WM_LBUTTONUP)这个消息,故此下拉菜单选择202就可以,单击确定则断点设置完成。
在本例中,单击Check按钮后,程序中断在了Windows系统代码中,此时执行到返回/用户代码失效。
消息已经捕捉到了,但还处于系统底层代码中,不属于TraceMe主程序代码。主程序代码在以00401000h开头的.text区域,从系统代码回到应用程序代码段的时候,正是.text区块代码执行的时候,对.text区块下内存断点就能返回应用程序的代码领空。
运行程序,程序立刻中断在004010D0h处,这段代码是一个消息循环,处理TraceMe主界面的各类消息,如果单步追踪,会进入系统代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到达处理事件按钮处。
条件断点
断点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中断,这类断点称为条件断点。OD条件断点可以按照寄存器,储存器,消息设断。他是一个带有条件表达式的普通INT 3断点。当调试器遇到这类断点时,断点将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结果非0或表达式有效,则断点生效。
样例传送门: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Ypug49IsBVFKeeyXxdIIQ
提取码:xs46
-
按寄存器条件中断
在00401476h处按下设置条件断点的快捷键Shift+F2,在条件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eax==0400000),这样程序执行到00401476h处,如果eax满足条件OD会中断,反之不能中断。 -
按储存器条件中断
以CreateFileA函数演示,OD在CreateFileA打开所需文件时中断。CreateFileA 函数定义代码如下:HANDLE CreateFile ( LPCTSTR lpFileName, //指向文件名的指针 DWORD dwDesiredAccess, //访问模式(写/读) DWORD dwShareMode, //共享模式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SecurityAttributes, //指向安全属性的指针 DWORD dwCreationDisposition, //如何创建 DWOED dwFlagsAndAttributes, //文件属性 HANDLE hTemplateFile //用于复制文件句柄 )
``
给CreateFileA设断,单击"OpenText"按钮。它采用标准调用约定,从右到左依次入栈。函数开始执行时,EBP 栈结构还未建立,所以只能通过ESP访问这些参数。OD中如果想得到第一个参数的内存地址,可以使用[ESP+4],如果还要得到此地址指向的字符串,需要使用[[ESP+4]]。
实例四次调用CreateFileA,假设我们需要在第4次时中断,我们应该在CreateFileA第一行下条件断点,[String[esp+4]]==“c:\abc.txt” (String 在OD中意味以零结尾的ASCII字符串)。
条件记录断点
除了条件断点的作用,还能记录断点处函数表达式或参数的值。也可以设置通过断点的次数,每次符合暂停条件时,计数器的值都将自减1。
要记录实例调用CreateFileA函数的情况,在函数第一行使用快捷键Shift+F4,打开条件记录窗口。
在条件中输入要设置的表达式(只能设置一个),记录内容的条件,在说明域中设置一个名称,如果是要记录EAX的值则可以输入EAX。解码表达式可以下拉,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写入[esp+4]则解码表达式选择指向ASCII字符串的指针,才能得到结果。功能等同于"String"前缀。
程序暂停:用于设置OD遇到断点是否中断
记录表达数值:设置OD遇到断点是否记录表达式的值
记录函数参数:设置OD遇到断点是否记录函数的参数
它允许插件传递1-N个命令,当应用程序因为条件断点暂停,且断点中包含传递给插件的命令时,都会调用回调函数ODBG_Plugincmd。
例如程序暂停,传送命令d esp给CmdBar插件,需要在下方文本框中输入.d esp就会执行等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在数据窗口中看到ESP地址处的数据了。记录数据在Log data窗口(快捷键AL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