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实战(第2版)----------笔记

本文深入探讨Hibernate如何作为Java中的完整持久化解决方案,通过对象关系映射(ORM)简化应用程序与关系数据库的交互,以及其Session、Transaction和Query接口的使用。同时,文章对比了序列化与ORM在数据持久化上的优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意义:hibernate旨在成为java中管理持久化数据问题的一种完整的解决方案。调解应用程序与关系数据库的交互,把开发人员解放             出来,将精力集中在手中的业务问题上。

持久化:在java中,持久化一般指利用sql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数据。java中有一个内建的持久化机制:序列化提供了把对象网络(应用程序的状态)快照写到字节流的能力,然后它可能被持久化到一个文件或者数据库中。序列化也被java的远程方法调用用于给复杂的对象实现传递值语义。序列化的另一种用法是在集群机器中跨节点复制应用程序状态。、

问题:为什么不给持久层使用序列化?

答:序列化之后的关联对象网络只能被当做一个整体访问;没有反序列化整个流,就不可能从流中获取任何数据。因而,结果字节流必须被当做不适合任意的搜索或者大型数据集的统计,甚至不可能独立地访问或者更新单个对象或者对象的子集。

在sql数据库等级中只有两种粒度等级是可见的:表和列。

ORM:hibernte使用的一种解决方案,利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自动(且透明)地把java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持久化到关系数据库中的表。orm本质上是把数据从一种表示法(可逆)转换为另一种表示法进行工作。

调用hibernate session,transaction和query接口访问数据库:

  1. Session(会话):---------Hibernate Session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它是个单线程、非共享的对象,表示使用数据库的一个特定工作单元。它有持久化管理器API,调用它来加载和存储对象。(Session的内部由一列SQL语句组成,这些语句要与数据库在某个时点上进行同步,且托管持久化实例的一个映像由Session监控。)
  2. Transaction(事务)--------这个Hibernate API可以用来编程式地设置事务范围,但它是可选的(事务范围不是可选的)。其他的选择还有JDBC事务划分、JTA接口,或者带有EJB的容器托管事务。
  3. Query(查询)---------数据库查询可以写进Hibernate自己的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HQL)或者简单的SQL中。这个接口允许你创建查询、在查询中绑定参数给占位符,并以各种方式执行查询。

数据库连接池:

使用连接池有3个原因:

  1. 获得新的连接很昂贵。有些数据库管理系统甚至给每个连接启动一个全新的服务器进程。
  2. 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许多闲置的连接很昂贵,并且连接池可以最优化闲置连接的使用(或者没有请求时就断开连接)。
  3. 给某些驱动程序创建预编译的语句也很昂贵,且连接池可以对跨请求的连接高速缓存语句

如图显示了连接池在非托管的应用程序运行时环境中的角色(即不需要任何应用程序服务器)。

连接池在非托管的应用程序运行时环境中的角色

没有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连接池,应用程序要么实现它自己的池化算法,要么依赖于第三方的库(如开源C3P0连接池软件)。没有Hibernate,应用程序代码就调用连接池来获取JDBC连接,然后用JDBC编程接口执行SQL语句。当应用程序关闭SQL语句,且最后关闭连接时,预编译的语句和连接没有被释放,而是返回到池中。

使用Hibernate,这个图就变了:它充当JDBC连接池的一个客户端程序,如图所示。应用程序代码给持久化操作使用Hibernate的Session和Query API,它(可能)用Hibernate的Transaction API管理数据库事务。

非托管环境中带有连接池的Hibernate

 javaEE应用程序服务器,为java实现标准的(特定于javaEE)的托管环境。hibernate能够与之整合的三大最值得关注的javaEE服务是JTA、JNDI和JMX。JTA允许hibernate参与托管资源中的事务。hibernate可以通过JNDI查找托管资源(数据库连接),并且能够把自身当作一项服务绑定到JNDI上。最后,hibernate可以通过JMX被部署,然后通过JMX容器被当作一项服务来管理,并且使用标准的JMX客户端程序在运行时被监控。

 

详解Validator和ConstraintViolation: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17586821/article/details/80049003

第一部分 从Hibernate和EJB 3.0开始  第1章 理解对象/关系持久化    1.1 什么是持久化     1.1.1 关系数据库     1.1.2 理解SQL     1.1.3 在Java中使用SQL     1.1.4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中的持久化    1.2 范式不匹配     1.2.1 粒度问题     1.2.2 子类型问题     1.2.3 同一性问题     1.2.4 与关联相关的问题     1.2.5 数据导航的问题     1.2.6 不匹配的代价    1.3 持久层和其他层 显示全部信息第一部分 从Hibernate和EJB 3.0开始  第1章 理解对象/关系持久化    1.1 什么是持久化     1.1.1 关系数据库     1.1.2 理解SQL     1.1.3 在Java中使用SQL     1.1.4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中的持久化    1.2 范式不匹配     1.2.1 粒度问题     1.2.2 子类型问题     1.2.3 同一性问题     1.2.4 与关联相关的问题     1.2.5 数据导航的问题     1.2.6 不匹配的代价    1.3 持久层和其他层     1.3.1 分层架构     1.3.2 用SQL/JDBC手工编写持久层     1.3.3 使用序列化     1.3.4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1.3.5 其他选项    1.4 ORM     1.4.1 什么是ORM     1.4.2 一般的ORM问题     1.4.3 为什么选择ORM     1.4.4 Hibernate、EJB 3和JPA简介    1.5 小结   第2章 启动项目    2.1 启动Hibernate项目     2.1.1 选择开发过程     2.1.2 建立项目     2.1.3 Hibernate配置和启动     2.1.4 运行和测试应用程序    2.2 启动Java Persistence项目     2.2.1 使用Hibernate Annotations     2.2.2 使用Hibernate EntityManager     2.2.3 引入EJB组件     2.2.4 切换到Hibernate接口    2.3 反向工程遗留数据库     2.3.1 创建数据库配置     2.3.2 定制反向工程     2.3.3 生成Java源代码    2.4 与Java EE服务整合     2.4.1 与JTA整合     2.4.2 JNDI绑定的SessionFactory     2.4.3 JMX服务部署    2.5 小结   第3章 领域模型和元数据    3.1 CaveatEmptor应用程序     3.1.1 分析业务领域     3.1.2 CaveatEmptor领域模型    3.2 实现领域模型     3.2.1 处理关注点渗漏     3.2.2 透明和自动持久化     3.2.3 编写POJO和持久化实体类     3.2.4 实现POJO关联     3.2.5 把逻辑添加到访问方法    3.3 ORM元数据     3.3.1 XML中的元数据     3.3.2 基于注解的元数据     3.3.3 使用XDoclet     3.3.4 处理全局的元数据     3.3.5 运行时操作元数据    3.4 其他实体表示法     3.4.1 创建动态的应用程序     3.4.2 表示XML中的数据    3.5 小结  第二部分 映射概念和策略  第4章 映射持久化类    4.1 理解实体和值类型     4.1.1 细粒度的领域模型     4.1.2 定义概念     4.1.3 识别实体和值类型    4.2 映射带有同一性的实体     4.2.1 理解Java同一性和等同性     4.2.2 处理数据库同一性     4.2.3 数据库主键    4.3 类映射选项     4.3.1 动态的SQL生成     4.3.2 使实体不可变     4.3.3 给查询命名实体     4.3.4 声明包名称     4.3.5 用引号把SQL标识符括起来     4.3.6 实现命名约定    4.4 细粒度的模型和映射     4.4.1 映射基础属性     4.4.2 映射组件    4.5 小结   第5章 继承和定制类型    5.1 映射类继承     5.1.1 每个带有隐式多态的具体类一张表     5.1.2 每个带有联合的具体类一张表     5.1.3 每个类层次结构一张表     5.1.4 每个子类一张表     5.1.5 混合继承策略     5.1.6 选择策略    5.2 Hibernate类型系统     5.2.1 概述实体和值类型     5.2.2 内建的映射类型     5.2.3 使用映射类型    5.3 创建定制的映射类型     5.3.1 考虑定制的映射类型     5.3.2 扩展点     5.3.3 定制映射类型的案例     5.3.4 创建UserType     5.3.5 创建CompositeUserType     5.3.6 参数化定制类型     5.3.7 映射枚举    5.4 小结   第6章 映射集合和实体关联    6.1 值类型的set、bag、list和map     6.1.1 选择集合接口     6.1.2 映射set     6.1.3 映射标识符bag     6.1.4 映射list     6.1.5 映射map     6.1.6 排序集合和有序集合  6.2 组件的集合     6.2.1 编写组件类     6.2.2 映射集合     6.2.3 启用双向导航     6.2.4 避免非空列    6.3 用注解映射集合     6.3.1 基本的集合映射     6.3.2 排序集合和有序集合     6.3.3 映射嵌入式对象的集合    6.4 映射父/子关系     6.4.1 多样性     6.4.2 最简单的可能关联     6.4.3 使关联双向     6.4.4 级联对象状态    6.5 小结   第7章 高级实体关联映射    7.1 单值的实体关联     7.1.1 共享的主键关联     7.1.2 一对一的外键关联     7.1.3 用联结表映射    7.2 多值的实体关联     7.2.1 一对多关联     7.2.2 多对多关联     7.2.3 把列添加到联结表     7.2.4 映射map    7.3 多态关联     7.3.1 多态的多对一关联     7.3.2 多态集合     7.3.3 对联合的多态关联     7.3.4 每个具体类一张多态表    7.4 小结   第8章 遗留数据库和定制SQL    8.1 整合遗留数据库     8.1.1 处理主键     8.1.2 带有公式的任意联结条件     8.1.3 联结任意的表     8.1.4 使用触发器    8.2 定制SQL     8.2.1 编写定制CRUD语句     8.2.2 整合存储过程和函数    8.3 改进Schema DDL     8.3.1 定制SQL名称和数据类型     8.3.2 确保数据一致性     8.3.3 添加领域约束和列约束     8.3.4 表级约束     8.3.5 数据库约束     8.3.6 创建索引     8.3.7 添加辅助的DDL    8.4 小结  第三部分 会话对象处理  第9章 使用对象    9.1 持久化生命周期     9.1.1 对象状态     9.1.2 持久化上下文    9.2 对象同一性和等同性     9.2.1 引入对话     9.2.2 对象同一性的范围     9.2.3 脱管对象的同一性     9.2.4 扩展持久化上下文    9.3 Hibernate接口     9.3.1 保存和加载对象     9.3.2 使用脱管对象     9.3.3 管理持久化上下文    9.4 JPA     9.4.1 保存和加载对象     9.4.2 使用脱管的实体实例    9.5 在EJB组件中使用Java Persistence     9.5.1 注入EntityManager     9.5.2 查找EntityManager     9.5.3 访问EntityManagerFactory    9.6 小结   第10章 事务和并发    10.1 事务本质     10.1.1 数据库和系统事务     10.1.2 Hibernate应用程序中的事务     10.1.3 使用Java Persistence的事务    10.2 控制并发访问     10.2.1 理解数据库级并发     10.2.2 乐观并发控制     10.2.3 获得额外的隔离性保证    10.3 非事务数据访问     10.3.1 揭开自动提交的神秘面纱     10.3.2 使用Hibernate非事务地工作     10.3.3 使用JTA的可选事务    10.4 小结   第11章 实现对话    11.1 传播Hibernate Session     11.1.1 Session传播的用例     11.1.2 通过线程局部传播     11.1.3 利用JTA传播     11.1.4 利用EJB传播    11.2 利用Hibernate的对话     11.2.1 提供对话保证     11.2.2 利用脱管对象的对话     11.2.3 给对话扩展Session    11.3 使用JPA的对话     11.3.1 Java SE中的持久化上下文传播     11.3.2 在对话中合并脱管对象     11.3.3 在Java SE中扩展持久化上下文    11.4 使用EJB 3.0的对话     11.4.1 使用EJB的上下文传播     11.4.2 利用EJB扩展持久化上下文    11.5 小结   第12章 有效修改对象    12.1 传播性持久化     12.1.1 按可到达性持久化     12.1.2 把级联应用到关联     12.1.3 使用传播性状态     12.1.4 利用JPA的传播性关联    12.2 大批量和批量操作     12.2.1 使用HQL和JPA QL的大批量语句     12.2.2 利用批量处理     12.2.3 使用无状态的会话    12.3 数据过滤和拦截     12.3.1 动态数据过滤     12.3.2 拦截Hibernate事件     12.3.3 内核事件系统     12.3.4 实体监听器和回调    12.4 小结   第13章 优化抓取和高速缓存    13.1 定义全局抓取计划     13.1.1 对象获取选项     13.1.2 延迟的默认抓取计划     13.1.3 理解代理     13.1.4 禁用代理生成     13.1.5 关联和集合的即时加载     13.1.6 通过拦截延迟加载    13.2 选择抓取策略     13.2.1 批量预抓取数据     13.2.2 通过子查询预抓取集合     13.2.3 通过联结即时抓取     13.2.4 给二级表优化抓取     13.2.5 优化指导方针    13.3 高速缓存基本原理     13.3.1 高速缓存策略和范围     13.3.2 Hibernate高速缓存架构    13.4 高速缓存实践     13.4.1 选择并发控制策略     13.4.2 理解高速缓存区域     13.4.3 设置本地的高速缓存提供程序     13.4.4 设置重复的高速缓存     13.4.5 控制二级高速缓存    13.5 小结   第14章 利用HQL和JPA QL查询    14.1 创建和运行查询     14.1.1 准备查询     14.1.2 执行查询     14.1.3 使用具名查询    14.2 基本的HQL和JPA QL查询     14.2.1 选择     14.2.2 限制     14.2.3 投影    14.3 联结、报表查询和子查询     14.3.1 联结关系和关联     14.3.2 报表查询     14.3.3 利用子查询    14.4 小结   第15章 高级查询选项    15.1 利用条件和示例查询     15.1.1 基本的条件查询     15.1.2 联结和动态抓取     15.1.3 投影和报表查询     15.1.4 按示例查询    15.2 利用原生的SQL查询     15.2.1 自动的结果集处理     15.2.2 获取标量值     15.2.3 Java Persistence中的原生SQL    15.3 过滤集合    15.4 高速缓存查询结果     15.4.1 启用查询结果高速缓存     15.4.2 理解查询高速缓存     15.4.3 什么时候使用查询高速缓存     15.4.4 自然标识符高速缓存查找    15.5 小结   第16章 创建和测试分层的应用程序    16.1 Web应用程序中的Hibernate     16.1.1 用例简介     16.1.2 编写控制器     16.1.3 OSIV模式     16.1.4 设计巧妙的领域模型    16.2 创建持久层     16.2.1 泛型的数据访问对象模式     16.2.2 实现泛型CRUD接口     16.2.3 实现实体DAO     16.2.4 利用数据访问对象    16.3 命令模式简介     16.3.1 基础接口     16.3.2 执行命令对象     16.3.3 命令模式的变形    16.4 利用EJB 3.0设计应用程序     16.4.1 利用有状态的bean实现会话     16.4.2 利用EJB编写DAO     16.4.3 利用依赖注入    16.5 测试     16.5.1 理解不同种类的测试     16.5.2 TestNG简介     16.5.3 测试持久层     16.5.4 考虑性能基准    16.6 小结   第17章 JBoss Seam简介    17.1 Java EE 5.0编程模型     17.1.1 JSF详解     17.1.2 EJB 3.0详解     17.1.3 用JSF和EJB 3.0编写Web应用程序     17.1.4 分析应用程序    17.2 用Seam改善应用程序     17.2.1 配置Seam     17.2.2 将页面绑定到有状态的Seam组件     17.2.3 分析Seam应用程序    17.3 理解上下文组件     17.3.1 编写登录页面     17.3.2 创建组件     17.3.3 给上下文变量起别名     17.3.4 完成登录/注销特性    17.4 验证用户输入     17.4.1 Hibernate Validator简介     17.4.2 创建注册页面     17.4.3 用Seam实现国际化    17.5 利用Seam简化持久化     17.5.1 实现对话     17.5.2 让Seam管理持久化上下文    17.6 小结  附录A SQL基础知识  附录B 映射快速参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