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个概念:
1:运算
对常量和变量进行操作的过程称为运算。
2:运算符
对常量和变量进行操作的符号称为运算符。
3:操作数
参与运算的常量或者变量称为操作数。
4:表达式
用运算符把常量或者变量连接起来符合java语法的式子就可以称为表达式。
不同运算符连接的式子体现的是不同类型的表达式。
a
a + b
a > b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三目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
2./和%的区别?
/:除法,得到商
符号相同为正,不同为负
%:除法,得到余数
符号和第一个操作数相同
%的应用:
x%3 等于 0 说明x能被3整除
x%2 等1 说明x是奇数
等0 说明x是偶数
3. ++,--运算符(讲完之后做练习)
作用:++就是加1,--就是减1。
自增自减运算符
++,--在运算的时候,可以放在操作数的前面,也可以放在操作数的后面
A:单独使用
没有区别
B:参与其他操作使用
后面:先操作,再自增
前面:先自增,再操作
4.赋值运算符:
基本:=
扩展:+=
扩展的赋值运算符隐含了强制类型转换:
int a = 10;
a += 20;
a = (a的数据类型)(a + 20)
5. 关系运算符:
==,!=,>,>=,<,<=
注意:
A:比较运算符的结果肯定是boolean。
B:你到底是使用"="还是使用"==",你自己要清楚。
6. 逻辑运算符:
&,|,!,^
&&,||
注意:
逻辑运算符用于连接关系表达式
结论:
&: 有false则false
|: 有true则true
!:改变结果,取反
^:相同false,不同true
记忆:情侣关系(男男,男女,女男,女女)
7. 最常用的逻辑运算符;
!,&&,||
&&和&:
结果一样,但是&&具有短路效果,左边如果是false,右边不执行。
||和|:
结果一样,但是||具有短路效果,左边如果是true,右边不执行。
8. 操作数据的个数。
三元运算符:
格式:?:
(比较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
执行流程:
如果条件为true,运算后的结果是表达式1;
如果条件为false,运算后的结果是表达式2;
需求:获取两个数据中的最大值
嵌套使用(获取三个数的最大值)
9. 我们目前在写程序的时候,数据值都是固定的,但是实际开发中,数据值肯定是变化的,
所以,我准备把数据改进为键盘录入,提高程序的灵活性。
键盘录入数据的步骤:
A:导包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位置:class之前,上面
B:创建键盘录入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C:获取键盘录入数据
int i = sc.nextInt();
10. 流程控制语句:
A:顺序结构(没有基本格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
B:选择结构(有格式)
if
switch
C:循环结构(有格式)
for
while
do...while
顺序结构:
写在前面的先执行,写在后面的后执行
11. if语句
三种格式。
11.1 if语句格式1:
if(比较表达式) {
语句体
}
执行流程:
首先判断比较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
如果是false就不执行语句体
if语句的注意事项:
A:比较表达式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结果必须是boolean类型
B:一般来说:
有左大括号就没有分号,有分号就没有左大括号
11.2 if语句格式2:
if(比较表达式) {
语句体1;
}else {
语句体2;
}
执行流程:
首先判断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
如果是false就执行语句体2
11.3 if语句的三种格式:
格式1:适合做一种情况的判断
格式2:适合做二种情况的判断
格式3:适合做多种情况的判断
if语句格式3:
if(比较表达式1) {
语句体1;
}else if (比较表达式2) {
语句体2;
}
…
else {
语句体n+1;
}
执行流程:
首先判断关系表达式1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
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关系表达式2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2
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
如果没有任何关系表达式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n+1。
12 .switch语句的格式:
switch(表达式) {
case 值1:
语句体1;
break;
case 值2:
语句体2;
break;
…
default:
语句体n+1;
break;
}
格式解释:
A:switch表示这是switch语句
B:表达式
表达式的取值:byte,short,int,char
JDK5以后可以是枚举
JDK7以后可以是String
C:case后面跟的是要和表达式进行比较的值
D:语句体部分可以是一条或多条语句
E:break表示中断,结束的意思,可以结束switch语句
F:default语句表示所有情况都不匹配的时候,就执行该处的内容,和if语句的else相似。
执行流程:
首先计算出表达式的值
其次,和case依次比较,一旦有对应的值,就会执行相应的语句,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break就会结束。
最后,如果所有的case都和表达式的值不匹配,就会执行default语句体部分,然后程序结束掉。
13. switch语句的注意事项:
A:case后面只能是常量,不能是变量。
B:多个case后面的值不能出现相同的。
C:default可以省略吗?
可以。但是不建议。
D:break可以省略吗?
可以。但是不建议。
容易出现case穿透。
E:default的位置一定要在最后吗?
可以在任意位置,建议在最后。
F:switch语句的结束条件
a:遇到break
b:执行到末尾
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各自使用场景:
if语句使用场景:
A:针对结果是boolean类型的判断
B:针对一个范围的判断
C:针对几个常量值的判断
switch语句使用场景:
针对几个常量值的判断
switch语句能够实现的,if一定能够实现。反之不成立
14. 循环语句组成:
A:初始化语句
一条或者多条语句,这些语句完成一些初始化操作。
B:判断条件语句:
这是一个boolean表达式,这个表达式能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
C:循环体语句
这个部分是循环体语句,也就是我们要多次做的事情。
D:控制条件语句
这个部分在一次循环体结束后,下一次循环判断条件执行前执行。
通过用于控制循环条件中的变量,使得循环在合适的时候结束。
循环:
for
while
do..while
for循环: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是true:就继续执行。
如果是false:就结束循环。
C:执行循环体语句
D: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E:回到B
执行次数:
A:初始化语句
只执行一次
B:判断条件语句
一次以上
C:循环体语句和控制条件语句
0次以上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变形格式:
初始化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是true:就继续执行。
如果是false:就结束循环。
C:执行循环体语句
D: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E:回到B
比对for循环: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20. 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
控制条件语句所控制的那个变量,在for循环结束后,就不能再被访问到了,
而while循环结束还可以继续使用,如果你想继续使用,就用while,
否则推荐使用for。原因是for循环结束,该变量就从内存中消失,能够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
使用场景:
for循环适合针对一个范围判断进行操作
什么到什么之间,三位数等
while循环适合判断次数不明确操作
22. do...while的格式:
do {
循环体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变形格式:
初始化语句;
do {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循环体语句
C: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D: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是true:就继续执行。
如果是false:就结束循环。
E:回到B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23. 三种循环的区别?
A:do…while循环至少会执行一次循环体。
B:for循环和while循环只有在条件成立的时候才会去执行循环体
他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我们在使用循环的时候到底该选择谁呢?
优先考虑for循环,再考虑while循环,最后考虑do…while循环。
注意事项:
死循环
for(;;){}
while(true){}
24. break的使用场景:
A:在选择结构switch语句中
B:在循环语句中
注意:
离开使用场景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break:
遇到break,就中断整个循环。
默认情况下,break只能中断它所属的那个循环。
25. continue的使用场景:
在循环语句中
注意:
离开使用场景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continue 退出本次循环
1:运算
对常量和变量进行操作的过程称为运算。
2:运算符
对常量和变量进行操作的符号称为运算符。
3:操作数
参与运算的常量或者变量称为操作数。
4:表达式
用运算符把常量或者变量连接起来符合java语法的式子就可以称为表达式。
不同运算符连接的式子体现的是不同类型的表达式。
a
a + b
a > b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三目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
2./和%的区别?
/:除法,得到商
符号相同为正,不同为负
%:除法,得到余数
符号和第一个操作数相同
%的应用:
x%3 等于 0 说明x能被3整除
x%2 等1 说明x是奇数
等0 说明x是偶数
3. ++,--运算符(讲完之后做练习)
作用:++就是加1,--就是减1。
自增自减运算符
++,--在运算的时候,可以放在操作数的前面,也可以放在操作数的后面
A:单独使用
没有区别
B:参与其他操作使用
后面:先操作,再自增
前面:先自增,再操作
4.赋值运算符:
基本:=
扩展:+=
扩展的赋值运算符隐含了强制类型转换:
int a = 10;
a += 20;
a = (a的数据类型)(a + 20)
5. 关系运算符:
==,!=,>,>=,<,<=
注意:
A:比较运算符的结果肯定是boolean。
B:你到底是使用"="还是使用"==",你自己要清楚。
6. 逻辑运算符:
&,|,!,^
&&,||
注意:
逻辑运算符用于连接关系表达式
结论:
&: 有false则false
|: 有true则true
!:改变结果,取反
^:相同false,不同true
记忆:情侣关系(男男,男女,女男,女女)
7. 最常用的逻辑运算符;
!,&&,||
&&和&:
结果一样,但是&&具有短路效果,左边如果是false,右边不执行。
||和|:
结果一样,但是||具有短路效果,左边如果是true,右边不执行。
8. 操作数据的个数。
三元运算符:
格式:?:
(比较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
执行流程:
如果条件为true,运算后的结果是表达式1;
如果条件为false,运算后的结果是表达式2;
需求:获取两个数据中的最大值
嵌套使用(获取三个数的最大值)
9. 我们目前在写程序的时候,数据值都是固定的,但是实际开发中,数据值肯定是变化的,
所以,我准备把数据改进为键盘录入,提高程序的灵活性。
键盘录入数据的步骤:
A:导包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位置:class之前,上面
B:创建键盘录入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C:获取键盘录入数据
int i = sc.nextInt();
10. 流程控制语句:
A:顺序结构(没有基本格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
B:选择结构(有格式)
if
switch
C:循环结构(有格式)
for
while
do...while
顺序结构:
写在前面的先执行,写在后面的后执行
11. if语句
三种格式。
11.1 if语句格式1:
if(比较表达式) {
语句体
}
执行流程:
首先判断比较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
如果是false就不执行语句体
if语句的注意事项:
A:比较表达式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结果必须是boolean类型
B:一般来说:
有左大括号就没有分号,有分号就没有左大括号
11.2 if语句格式2:
if(比较表达式) {
语句体1;
}else {
语句体2;
}
执行流程:
首先判断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
如果是false就执行语句体2
11.3 if语句的三种格式:
格式1:适合做一种情况的判断
格式2:适合做二种情况的判断
格式3:适合做多种情况的判断
if语句格式3:
if(比较表达式1) {
语句体1;
}else if (比较表达式2) {
语句体2;
}
…
else {
语句体n+1;
}
执行流程:
首先判断关系表达式1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
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关系表达式2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2
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
如果没有任何关系表达式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n+1。
12 .switch语句的格式:
switch(表达式) {
case 值1:
语句体1;
break;
case 值2:
语句体2;
break;
…
default:
语句体n+1;
break;
}
格式解释:
A:switch表示这是switch语句
B:表达式
表达式的取值:byte,short,int,char
JDK5以后可以是枚举
JDK7以后可以是String
C:case后面跟的是要和表达式进行比较的值
D:语句体部分可以是一条或多条语句
E:break表示中断,结束的意思,可以结束switch语句
F:default语句表示所有情况都不匹配的时候,就执行该处的内容,和if语句的else相似。
执行流程:
首先计算出表达式的值
其次,和case依次比较,一旦有对应的值,就会执行相应的语句,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break就会结束。
最后,如果所有的case都和表达式的值不匹配,就会执行default语句体部分,然后程序结束掉。
13. switch语句的注意事项:
A:case后面只能是常量,不能是变量。
B:多个case后面的值不能出现相同的。
C:default可以省略吗?
可以。但是不建议。
D:break可以省略吗?
可以。但是不建议。
容易出现case穿透。
E:default的位置一定要在最后吗?
可以在任意位置,建议在最后。
F:switch语句的结束条件
a:遇到break
b:执行到末尾
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各自使用场景:
if语句使用场景:
A:针对结果是boolean类型的判断
B:针对一个范围的判断
C:针对几个常量值的判断
switch语句使用场景:
针对几个常量值的判断
switch语句能够实现的,if一定能够实现。反之不成立
14. 循环语句组成:
A:初始化语句
一条或者多条语句,这些语句完成一些初始化操作。
B:判断条件语句:
这是一个boolean表达式,这个表达式能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
C:循环体语句
这个部分是循环体语句,也就是我们要多次做的事情。
D:控制条件语句
这个部分在一次循环体结束后,下一次循环判断条件执行前执行。
通过用于控制循环条件中的变量,使得循环在合适的时候结束。
循环:
for
while
do..while
for循环: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是true:就继续执行。
如果是false:就结束循环。
C:执行循环体语句
D: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E:回到B
执行次数:
A:初始化语句
只执行一次
B:判断条件语句
一次以上
C:循环体语句和控制条件语句
0次以上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变形格式:
初始化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是true:就继续执行。
如果是false:就结束循环。
C:执行循环体语句
D: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E:回到B
比对for循环: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20. 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
控制条件语句所控制的那个变量,在for循环结束后,就不能再被访问到了,
而while循环结束还可以继续使用,如果你想继续使用,就用while,
否则推荐使用for。原因是for循环结束,该变量就从内存中消失,能够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
使用场景:
for循环适合针对一个范围判断进行操作
什么到什么之间,三位数等
while循环适合判断次数不明确操作
22. do...while的格式:
do {
循环体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变形格式:
初始化语句;
do {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执行流程:
A:执行初始化语句
B:执行循环体语句
C:执行控制条件语句
D:执行判断条件语句
如果是true:就继续执行。
如果是false:就结束循环。
E:回到B
for(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控制条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23. 三种循环的区别?
A:do…while循环至少会执行一次循环体。
B:for循环和while循环只有在条件成立的时候才会去执行循环体
他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我们在使用循环的时候到底该选择谁呢?
优先考虑for循环,再考虑while循环,最后考虑do…while循环。
注意事项:
死循环
for(;;){}
while(true){}
24. break的使用场景:
A:在选择结构switch语句中
B:在循环语句中
注意:
离开使用场景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break:
遇到break,就中断整个循环。
默认情况下,break只能中断它所属的那个循环。
25. continue的使用场景:
在循环语句中
注意:
离开使用场景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continue 退出本次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