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一)
1、系统分区查看
fdisk -l 列出分区表状况
df -h 显示磁盘的相关信息
parted -l 显示分区情况
2、常用命令
1.命令提示符:[root@localhost~]#
用户名@主机名 当前目录 #系统权限 $普通权限
2.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s] [args]
命令 选项 参数(多个参数之间用空格分隔)
3.获取命令的帮助
1.whatis 如果执行不成功 则执行makewhatis
2.使用help查看内建命令的帮助(enable查看内建命令)
3.man
4.info命令
4.ls命令
ls [options][file_or_dirs]
-a或–all 下所有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的
-l 使用详细格式列表单位为字节 -lh 大小单位为kb
-R或–recursive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ld 显示指定的目录或文件的详细信息
alias 查看别名
5.cp拷贝
cp -r 目录 目标目录 递归拷贝
6.mv 源 目标 mv兼职改名
7.touch 文件名称 创建空文件/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戳)
8.rm -rf 目标 -r 递归删除 -f强制删除 rmdir 目录 只能删除空目录
9.关机命令
shutdown -h now 立马关机
shutdown -h 20:25系统会在今天20:25关机
Shutdown -h +10十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系统立马重启
shutdown -r +10 系统十分钟后重启
reboot 就是重启 halt 关闭系统 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poweroff
3、运行级别
0:关机
1:单用户
2:无网络多用户
3:命令行模式
4:未用
5:GUI(图形桌面模式)
6:重启
运行级别的切换 : init 运行级别
1.查看运行级别
who -r 显示当前运行级别以及系统当前时间 runlevel 显示前一个运行级别(无则显示N) 当前运行级别
2.不是所有的桌面界面运行级别都是5
在3命令行界面输入startx 打开一个图形化线程但是运行级别还是3,点击右上角可退出
3.不是所有命令行界面运行级别都是3
在图形界面中按下ctrl+alt+F2显示进入命令行界面,但是运行级别还是5
再次按下ctrl+alt+F7可切回图形界面
总结:运行级别切换只有执行init命令才能是真正意义的切换
4.运行级别的作用
1.重启 reboot或者shutdown -r now 或者 init 6
2.服务器一般使用运行级别为3,减少图形界面包带来的资源浪费
3.忘记密码,修改密码
4.修改启动时默认的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密码恢复
1.重启系统
2.按enter键
3.在grub引导界面下按e,进入grub菜单模式
4.在kernel这一行,继续按e,出现编辑界面,最后加上"空格1"回车
5.在kernel这一行上,按b启动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
6.使用passwd修改密码后,reboot重启即可
修改默认运行级别 /etc/inittab文件
4、用户及用户组
1.用户及UID
root用户:超级管理员 UID是0
系统用户:UID是1-499
自定义用户:UID从500开始
2.用户信息存储位置
账户信息存储于/etc/passwd
密码信息存储于/etc/shadow
组名记录在 /etc/group
创建用户的同时,默认还会为用户创建一个同名的组,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中
3.添加用户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p 指定用户的密码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陆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