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接口(Interface),在JAVA编程语言中是一个抽象类型,是抽象方法的集合。接口通常以interface来声明。一个类通过继承接口的方式,从而来继承接口的抽象方法。
如果一个类只由抽象方法和全局常量组成,那么这种情况下不会将其定义为一个抽象类。只会定义为一个接口,所以接口严格的来讲属于一个特殊的类,而这个类里面只有抽象方法和全局常量,就连构造方法也没有。
范例:定义一个接口
interface A{//定义一个接口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SG = "hello";//全局常量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抽象方法
}
二、接口的使用
1、由于接口里面存在抽象方法,所以接口对象不能直接使用关键字new进行实例化。接口的使用原则如下:
(1)接口必须要有子类,但此时一个子类可以使用implements关键字实现多个接口;
(2)接口的子类(如果不是抽象类),那么必须要覆写接口中的全部抽象方法;
(3)接口的对象可以利用子类对象的向上转型进行实例化。
范例:
package com.wz.interfacedemo;
interface A{//定义一个接口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SG = "hello";//全局常量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抽象方法
}
interface B{//定义一个接口B
public abstract void get();
}
class X implements A,B{//X类实现了A和B两个接口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A的抽象方法pri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B的抽象方法get()");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X x = new X();//实例化子类对象
A a = x;//向上转型
B b = x;//向上转型
a.print();
b.get();
}
}
运行结果:
接口A的抽象方法print( )
接口B的抽象方法get( )
以上的代码实例化了X类的对象,由于X类是A和B的子类,那么X类的对象可以变为A接口或者B接口对象。我们把测试主类代码改一下: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X();
B b = (B) a;
b.get();
}
}
运行结果:
接口B的抽象方法get()
好,没任何问题,我们再来做个验证: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X();
B b = (B) a;
b.get();
System.out.println(a instanceof A);
System.out.println(a instanceof B);
}
运行结果:
接口B的抽象方法get( )
true
true
我们发现,从定义结构来讲,A和B两个接口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但这两个接口却拥有同一个子类。我们不要被类型和名称所迷惑,因为实例化的是X子类,而这个类对象属于B类的对象,所以以上代码可行,只不过从代码的编写规范来讲,并不是很好。
java 中的instanceof 运算符是用来在运行时指出对象是否是特定类的一个实例。instanceof通过返回一个布尔值来指出,这个对象是否是这个特定类或者是它的子类的一个实例。
用法:
result = object instanceof class
参数:
Result:布尔类型。
Object:必选项。任意对象表达式。
Class:必选项。任意已定义的对象类。
说明:
如果 object 是 class 的一个实例,则 instanceof 运算符返回 true。如果 object 不是指定类的一个实例,或者 object 是 null,则返回 false。
但是instanceof在Java的编译状态和运行状态是有区别的:
在编译状态中,class可以是object对象的父类,自身类,子类。在这三种情况下Java编译时不会报错。
在运行转态中,class可以是object对象的父类,自身类,不能是子类。在前两种情况下result的结果为true,最后一种为false。但是class为子类时编译不会报错。运行结果为false。
2、对于子类而言,除了实现接口外,还可以继承抽象类。若既要继承抽象类,同时还要实现接口的话,使用一下语法格式: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implemetns 接口1,接口2,...] {}
范例:
interface A{//定义一个接口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SG = "hello";//全局常量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抽象方法
}
interface B{//定义一个接口B
public abstract void get();
}
abstract class C{//定义一个抽象类C
public abstract void change();
}
class X extends C implements A,B{//X类继承C类,并实现了A和B两个接口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A的抽象方法pri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ge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B的抽象方法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ge() {
System.out.println("抽象类C的抽象方法change()");
}
}
对于接口,里面的组成只有抽象方法和全局常量,所以很多时候为了书写简单,可以不用写public abstract 或者public static final。并且,接口中的访问权限只有一种:public,即:定义接口方法和全局常量的时候就算没有写上public,那么最终的访问权限也是public,注意不是default。以下两种写法是完全等价的:
interface 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SG = "hello";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
}
等价于:
interface A{
String MSG = "hello";
void print();
}
但是,这样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如果子类子类中的覆写方法也不是public,我们来看:
package com.wz.interfacedemo;
interface A{
String MSG = "hello";
void print();
}
class X implements A{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A的抽象方法print()");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X();
a.print();
}
}
运行结果: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 com.wz.interfacedemo.X.print()V
at com.wz.interfacedemo.TestDemo.main(TestDemo.java:22)
这是因为接口中默认是public修饰,若子类中没用public修饰,则访问权限变严格了,给子类分配的是更低的访问权限。所以,在定义接口的时候强烈建议在抽象方法前加上public ,子类也加上:
interface A{
String MSG = "hello";
public void print();
}
class X implements A{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接口A的抽象方法print()");
}
}
3、在Java中,一个抽象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但一个接口却可以使用extends关键字同时继承多个接口(但接口不能继承抽象类)。
范例:
interface A{
public void funA();
}
interface B{
public void funB();
}
//C接口同时继承了A和B两个接口
interface C extends A,B{//使用的是extends
public void funC();
}
class X implements C{
@Override
public void funA() {
}
@Override
public void funB() {
}
@Override
public void funC() {
}
}
由此可见,从继承关系来说接口的限制比抽象类少:
(1)一个抽象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父类,而接口可以继承多个接口;
(2)一个子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在Java中,接口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单继承局限问题)
4、从接口的概念上来讲,接口只能由抽象方法和全局常量组成,但是内部结构是不受概念限制的,正如抽象类中可以定义抽象内部类一样,在接口中也可以定义普通内部类、抽象内部类和内部接口(但从实际的开发来讲,用户自己去定义内部抽象类或内部接口的时候是比较少见的)
范例如下,在接口中定义一个抽象内部类:
interface A{
public void funA();
abstract class B{//定义一个抽象内部类
public abstract void funB();
}
}
在接口中如果使用了static去定义一个内接口,它表示一个外部接口:
interface A{
public void funA();
static interface B{//使用了static,是一个外部接口
public void funB();
}
}
class X implements A.B{
@Override
public void funB() {
}
}
三、接口的实际应用(标准定义)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接口这一名词经常听到的,例如:USB接口、打印接口、充电接口等等。
如果要进行开发,要先开发出USB接口标准,然后设备厂商才可以设计出USB设备。
现在假设每一个USB设备只有两个功能:安装驱动程序、工作。
定义一个USB的标准:
interface USB { // 操作标准
public void install() ;
public void work() ;
}
在电脑上应用此接口:
class Computer {
public void plugin(USB usb) {
usb.install() ;
usb.work() ;
}
}
定义USB设备—手机:
class Phone implements USB {
public void install() {
System.out.println("安装手机驱动程序。") ;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手机与电脑进行工作。") ;
}
}
定义USB设备—打印机:
class Print implements USB {
public void install() {
System.out.println("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 ;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进行文件打印。") ;
}
}
定义USB设备—MP3:
class MP3 implements USB {
public void install() {
System.out.println("安装MP3驱动程序。") ;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进行MP3拷贝。") ;
}
}
测试主类: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uter c = new Computer() ;
c.plugin(new Phone()) ;
c.plugin(new Print()) ;
c.plugin(new MP3());
}
}
运行结果:
安装手机驱动程序。
手机与电脑进行工作。
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
进行文件打印。
安装MP3驱动程序。
进行MP3拷贝。
可以看出,不管有多少个USB接口的子类,都可以在电脑上使用。
在现实生活中,标准的概念随处可见,而在程序里标准使用接口定义的。
本文来自 志见 的优快云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_zhi/article/details/52738471?utm_source=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