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练习赛12 D 图图 (高斯消元)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高斯消元法解决概率计算问题,通过构建方程组并加入自环边处理特殊情况,确保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点击打开链接


解析:nge 

这道题其实是一道高斯消元的数学题,用里面的边的信息来构建n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具体的细节我注释在代码里了。看了大神的代码,里面有一个关键的细节,就是对出度为0的点(下面称为终点)的处理——加一条自环边。我感觉是因为防止无解或错解情况的发生。因为当有出度为0的点出现时,一定是有答案的(终点概率为1,其他点概率为0)。但如果不处理的话,终点的概率就完全取决于其他点的概率了。因为方程就变为z=a1x1+a2x2+...(x1,x2..为未知量,且方程里面没有常数项,且z只在这个方程出现,系数为1),当其他所有的点概率为0时,那么解出来终点的概率一定为0,但总的概率和要为1,所以答案是不符合的。因此,当终点出现时,将自环边加进去,那么方程就变为0=a1x1+a2x1+...,这样,终点的概率设成1,就是答案了。

下面有两组数据,来理解这个自环边

4 3
0 1 2
0 2 3
0 3 4
3 3
0 0 1
0 1 2
1 2 3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eps 1e-12
const int MAXN = 1e4+10;

typedef long long int lli;

int edge[MAXN][3];

lli outw[MAXN];
int flag;
int n;

double equ[MAXN][MAXN];

//高斯-若尔当消元法
//当出现有无穷多解时,自动处理,取一个自由未知量的值为1,其余为0

void Gauss() {  //高斯-若尔当消元法
    for(int i=0;i<=n;i++) {  //消到第i行第i列,就是要把在第i行一下的所有行的第i列变成0,这样才能变成阶梯型
        int r=i;
        for(int j=i+1;j<=n;j++) if(fabs(equ[j][i])>fabs(equ[r][i])) r=j;
        if(fabs(equ[r][i])<eps) continue;
        if(r!=i) for(int j=0;j<=n;j++) swap(equ[r][j],equ[i][j]);  //找到第i列中的最大的元素,并将它与第i行交换
        for(int k=0;k<=n;k++) {  //高斯-若尔当消元法精华部分,除了i行,所有行都变换一遍
            if(k!=i) for(int j=n;j>=i;j--) equ[k][j]-=equ[k][i]/equ[i][i]*equ[i][j];
        //将第k行的各元素根据第i列元素与第I行第i列元素的比值进行变换
        }
    }
}


int main()
{
    int m;
    scanf("%d%d",&n,&m);
    int p,q,r;
    for(int i=0;i<m;i++)
    {
        scanf("%d%d%d",&p,&q,&r);
        edge[i][0]=p;
        edge[i][1]=q;
        edge[i][2]=r;
        outw[p]+=r;
    }
    //入度为0的点的概率一定是0,因为没有任何点可以到达这个点,所以答案在该点的概率永远为0
    //对于出度为0的点,其实我们只要任选其中的一个概率为1就是答案了,而如果不加自环这条边的话
    //很容易出现非法或错误的答案
    for(int i=0;i<n;i++)
    {
        if(!outw[i])
        {
            outw[i]=1;
            edge[m][0]=edge[m][1]=i;
            edge[m][2]=1;
            m++;
        }
    }
    for(int i=0;i<m;i++)
    {
        equ[edge[i][1]][edge[i][0]]+=edge[i][2]*1.0/outw[edge[i][0]];
    }
    for(int i=0;i<n;i++)
    {
        equ[i][i]-=1;
        equ[n][i]=1;
    }
    equ[n][n]=1;
    flag=0;
    Gauss ();
    for(int i=0;i<n;i++)
    {
        if(fabs(equ[i][i])<eps&&fabs(equ[i][n])>eps) flag=1;  //如果某行的方程式0=k(k>0),则无解
    }
    if(fabs(equ[n][n])>eps) flag=1;  //因为总共只有n个未知数,不过去掉也好像能过
    if(flag) printf("Impossible\n");
    else
    {
        for(int i=0;i<n;i++)
        {
            if(fabs(equ[i][n])<eps) printf("%.20lf\n",0.0);
            else printf("%.20lf\n",equ[i][n]/equ[i][i]);
        }
    }
    return 0;
}




### 关于练习赛14 B题的解析 目前未找到直接针对练习赛14 B题的具体题解或比赛经验。然而,可以通过分析类似的题目以及常见的算法竞赛技巧来推测可能的解决方案。 #### 类似问题的解决思路 在算法竞赛中,B类题目通常涉及基础数据结构的应用或者简单的数学推导。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的处理方式: 1. **字符串操作** 若该题涉及到字符串处理,则可以利用C++中的`std::string`库函数[^2],例如查找子串、替换字符等操作。 2. **数组与序列** 对于数组或序列的操作,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定义状态转移方程,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滚动数组优化空间复杂度[^3]。 3. **图论模型** 如果题目描述中有提到节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图论问题。此时可采用广度优先搜索(BFS)、深度优先搜索(DFS),甚至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或Floyd-Warshall来建模并求解[^1]。 4. **模拟与暴力枚举** 当面对简单逻辑判断或多步运算时,“模拟”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即按照题目给定规则一步步实现程序流程,虽然时间效率未必最优,但对于小规模输入非常适用[^5]。 下面提供一段伪代码框架供参考: ```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testCase; cin >> testCase; while(testCase--){ // 输入处理... // 解决方案核心部分 // 输出结果 } } ``` #### 提升竞赛表现的经验分享 为了更好地准备此类赛事,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 定期参与线上平台举办的各类比赛积累实战经历; - 复盘每次赛后官方发布的详解文档学习新知; - 加强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拓宽思维边界尝试不同领域挑战项目;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