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算法之手撕冒泡排序

今天有一大佬问我,冒泡排序该怎么写,笔者一时语塞,尴尬了许久。

  • 冒泡排序原理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过要排序的序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违反有序,大->小或小->大)就把他们的交换过来。

    2. 其实,对于一个无序数组,每进行一次未知操作都会选择出一个最大的数。

      • 忽略操作的具体内容,我们倒序看红色箭头,可以看出数组有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冒泡排序可以看做是一个贪心问题,依赖当前情况,每次进行最优选择。

  • 冒泡排序原理知道后,代码就很简单了。
    1. 先贴上代码,再详细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pl(int[] arr) {
      		// 参数检查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2)
      			return;
      		// 外层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 内层
      			for (int j = 0; j < i; j++) {
      				// 排序规则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2. 代码解释:

      • 外层 i--的作用,即每次冒出的最大值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冒出的数字是有序的,下一次就不必参与循环
      • 内层,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进行比较,如果不满足顺序,则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冒泡时间复杂度和稳定性的解释
    1. 时间复杂度分析:

      • 直接看代码,两层循环,直接得出O(N * N), N为数组的长度

      • 不看代码,假设数组长度为N,每一次操作冒出最大数之后,下一次循环范围减少1。即N, 变为了N - 1,依次类推:N, N - 1,N - 2,…,1

        其实,这就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得到最高项N * N,即复杂度O(N * N)

    2. 稳定性解释:

      • 一句话解释,假设数组[1,2,1],第一次冒泡变成[1,1,2],下一次的时候不会进入到排序规则代码逻辑,理论上来说,两个1的相对位置不会变。
          // 排序规则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所以,冒泡排序是稳定性算法。当然,这种证明方式不严谨,因为人为修改代码会造成冒泡的不稳定性。

参考链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冒泡排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