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大佬问我,冒泡排序该怎么写,笔者一时语塞,尴尬了许久。
-
冒泡排序原理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过要排序的序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违反有序,大->小或小->大)就把他们的交换过来。
-
其实,对于一个无序数组,每进行一次未知操作都会选择出一个最大的数。
-
忽略操作的具体内容,我们倒序看红色箭头,可以看出数组有序。
-
冒泡排序可以看做是一个贪心问题,依赖当前情况,每次进行最优选择。
-
-
-
冒泡排序原理知道后,代码就很简单了。
-
先贴上代码,再详细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pl(int[] arr) { // 参数检查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2) return; // 外层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 内层 for (int j = 0; j < i; j++) { // 排序规则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
代码解释:
- 外层
i--
的作用,即每次冒出的最大值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冒出的数字是有序的,下一次就不必参与循环 - 内层,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进行比较,如果不满足顺序,则交换。
- 外层
-
-
冒泡时间复杂度和稳定性的解释
-
时间复杂度分析:
-
直接看代码,两层循环,直接得出O(N * N), N为数组的长度
-
不看代码,假设数组长度为N,每一次操作冒出最大数之后,下一次循环范围减少1。即N, 变为了N - 1,依次类推:N, N - 1,N - 2,…,1
其实,这就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得到最高项N * N,即复杂度O(N * N)
-
-
稳定性解释:
- 一句话解释,假设数组[1,2,1],第一次冒泡变成[1,1,2],下一次的时候不会进入到排序规则代码逻辑,理论上来说,两个1的相对位置不会变。
// 排序规则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所以,冒泡排序是稳定性算法。当然,这种证明方式不严谨,因为人为修改代码会造成冒泡的不稳定性。
-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