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艺被日本偷师:抹茶在中国失传,却被日本人发扬光大

抹茶起源于中国唐宋时期,作为一种贵族饮茶方式,后来在日本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茶道。在中国,由于社会变迁和饮茶习惯的改变,抹茶逐渐失传。本文探讨了抹茶的历史变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元朝灭宋以后,蒙古贵族虽然也喝抹茶,依照自己的生活习俗,往茶里掺加了奶、面和调料,这使抹茶彻底失去本来的自然味道。

华哥说

曾经的我们拥有的东西,反而失去,却被老外如获至宝地捡了起来。

究其原因,现在我们缺少不仅仅是钱,更缺了一份淡然平和的精神……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 朗博

探究东西文化,洞察差异化的世界

全文2496字,读完大约4分钟

简单地说,抹茶就是茶末。

近年,抹茶在日本很火。

现在,日本饮料的老大伊藤集团推出的固体抹茶,年销量更是超过一千万份。

1996 年,哈根达斯在日本推出了抹茶味冰淇淋以后,今天抹茶口味冰淇淋在日本的销售量上升到第三名,喜好率将近 50%。

不仅如此,抹茶还风靡世界,仅 2014 年一年,美国的抹茶粉零售额就增长了 54.9%,抹茶饮料的销售额翻了两倍多。星巴克的抹茶星冰乐则在欧美热销。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有冰淇淋的地方就有抹茶味道,它已经是代表自然和健康的消费理念了,一碗抹茶里的营养成分超过30杯普通绿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调试出抹茶的香精。

反观中国,十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什么抹茶的产品。只是近年,我国年轻人受到了欧美日本的影响,抹茶消费才在中国流行开来了。

2013年,德国绿茶网站对市面上70多款优质的抹茶进行了测评,这些全部来自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唯独没有中国的抹茶。

但是,有谁能想到,抹茶竟然是起源中国的。而且,今天欧美日消费的大多数抹茶并不是真正抹茶,只是绿茶粉。

抹茶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又会在中国失传了,在日本兴起呢?

· 01 ·

留得茶烟一抹横

抹茶,其实也是一种喝茶的方式。

在唐朝以前,人们喝茶的形式主要是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橘子皮、薄荷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

到了唐宋,又出现一种新的喝茶方式,就是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这也叫做“吃茶”,其实就是抹茶。

这种特殊的石磨,可以把茶叶碾磨成很细颗粒,每个颗粒一般在2~20微米。

能被磨成抹茶的茶叶可不是普通茶叶,抹茶的茶叶原材料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春天的四、五月里生长期为50天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初次茶才能作为原材料。

在春茶采摘前20天必须搭设棚架,覆盖稻草帘子,遮光率达到98%以上。

抹茶的原材料又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只有北纬36度生长的茶,才能磨成品质最好的抹茶。

茶摘取下来,还要经过蒸汽杀青、揉捻、再干燥后等辅助工艺处理,所以无论何时,抹茶价格也是绿茶粉的近百倍!

因为茶叶里真正溶于水的部分仅仅为35%,大量的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们扔掉了,这样太浪费了,所以就要磨成细末全部吃掉,可以被人体全部吸收。

读到这里,你一下就明白了,物以稀为贵,这绝对古代的奢侈品呀。

经典和尊贵是要经过时间洗礼的,对上流文化消费没有引领一说,经典是以世袭的方式传承其风格的。

所以,抹茶从开始之初,作为贵族的饮茶方式,其食用的过程,把贵族的生活和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 02 ·

沫沉华浮,晔若春敷

宋朝绝对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最佳年代。

宋代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社会积累巨大财富,贵族官员收入很高,工作压力小,政治环境又非常宽松。

既有钱又有闲,心中毫无压力,文人当然可以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了。

春天,清明前后,在一个“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庭院中,几个文人赏景,赋诗,斗茶。

斗茶,就是文人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色香,细尝其味,三斗二胜,非要分个高下。

他们先把新鲜珍贵的茶叶慢慢地磨成细末,一种自然的茶香扑鼻而来,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精华的气息。

然后将抹茶放入建盏中。建盏是朝皇室御用茶具,这种产自福建的黑瓷,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是喝抹茶最好的茶具。

再放入少量的水以后,开始点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

这可是个技术活,击拂要掌握力度,紧咬盏沿,看谁能打出“汤花”,这汤花实则泡沫,均匀细致,久而不散。泡沫越多时间越长为胜,这层“汤花”是整个茶的精华,堪比“人参”。

想要打出汤花并不容易,这需要了解茶性、水质,水温。茶汤偏白,说明恰到好处;色偏青,火候不足;色泛灰,火候已过;色泛黄,采制不及时;色泛红,烘焙过了火候。

所以,在调茶注水的时候,一定要控制火候,及时调炭。经过“三炭”,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后炭(最后一次添炭),方能调出最好的抹茶。

通过覆盖,蒸青,焙干,磨粉,温碗,调膏,点茶,最终把茶自然、独特、深沉的海苔香气全激发出来。

当茶调好之后,众人品着茶,吟诗作赋,斗着茶令,别有一番风味。

其整个过程也充满着崇尚自然的审美、极致的品位、优雅的礼节、劳作的快乐,更有“沫沉华浮,晔若春敷”的低调。

过程每个细节,弥漫出一种贵族气息:讲究、精致、细腻、繁冗。

这样喝茶的境界,却在中国绝迹了。

· 03 ·

日高人渴漫思茶

元朝灭宋以后,蒙古贵族虽然也喝抹茶,依照自己的生活习俗,往茶里掺加了奶、面和调料,这使抹茶彻底失去本来的自然味道。

一代可以暴富,三代养不出一个贵族,蒙元贵族虽然有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却无法从气质上短时间提升自己的品味。

明朝时候,随着市民阶级的兴起,喝茶成了人们生活的习惯,作为普通人来讲,没有时间和财力喝抹茶,所以,一种快捷的喝茶方法产生了,这就是泡茶弃渣,此方法一直流行到了今天。

至于明朝的官员,收入偏低,加上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高压的手段使官员早就丧失了宋朝士大夫的闲情雅致,点茶就此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中国唐宋那种自然的审美乐趣,及对劳作喜爱精神荡然无存。当然这种变化也体现了文化方面,唐诗宋词的雅致被“三言二拍”等市场小说所替代。

中国文化中的唐宋贵族的气质被功利世俗的气质所取代,上层的生活更多是现实蝇营狗苟,在仕途上的专营,以及奢侈浮华的骄横铺张。

而日本在唐朝开始向中国学习,全面地模仿唐宋生活文化和政治制度。

抹茶传到了日本,被日本上层社会所,并且发展成茶道,并发扬光大。

元朝灭宋后,忽必烈派兵征讨日本,未果,唐宋文化在日本得到传承。

日本社会阶层森严,贵族和底层具有严格的区别,上层崇尚唐宋生活文化,抹茶可以体现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所以抹茶在日本的贵族和武士中间一直流行,这也导致日本民众对抹茶的向往,趋之若鹜。

抹茶,追求惬意的乡村生活、高贵的心态,是一种低调而高雅的炫耀,这样讲究方式生活定会被所模仿的。

所以抹茶在国外流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笔者甚至怀疑,欧洲的现磨冲泡咖啡也多少受到了抹茶的影响。

· 04 ·

惟有山茶偏耐久

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是孜孜不倦,抹茶已经成了一种高雅的食物符号,被人所追捧,各种抹茶的食物如今又开始盛行。

今天,与市场的需求相比,抹茶的年产量简直杯水车薪,大部分的抹茶只是绿茶粉。

即便能喝起抹茶,可我们早就没有喝抹茶的心态了。

经济高速发展,快速生活的节奏,沉重的压力,使我们失去内心的平和,无论穷富,都生活在焦虑之中。

即使有钱人喝抹茶,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抹茶只是金钱数量的多少体现,至于古人喝抹茶那种慢节奏、从容雅致不再考虑了。

他们在把玩建盏,品味抹茶时候,脑海里绝对不会出现自然乡村的美景,而是股票债务。

曾经我们拥有的东西,反而失去,却被老外如获至宝地捡了起来。

究其原因,现在我们缺少不仅仅是钱,更缺了一份淡然平和的精神……

内容概要:本文针对内加密货币市场预测研究较少的现状,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CCi30指数预测模型。研究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26日共391天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试凑法”确定最优隐结点数目,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CCi30指数收盘价进行预测。论文详细介绍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训练及评估过程,包括数据归化、特征工程、模型架构设计(如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模型编译与训练、模型评估(如RMSE、MAE计算)以及结果可视化。研究表明,该模型在短期内能较准确地预测指数变化趋势。此外,文章还讨论了隐层节点数的优化方法及其对预测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如引入更多技术指标、优化模型架构、尝试其他时序模型等。 适合群:对加密货币市场预测感兴趣的研究员、投资者及具备定编程基础的数据分析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为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提供种新的预测工具和方法;②帮助研究员理解BP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③为后续研究提供改进方向,如数据增强、模型优化、特征工程等。 其他说明:尽管该模型在短期内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但仍存在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未考虑外部因素影响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对待模型预测结果,并结合其他分析工具共同决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