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vfork这个函数,起初是在fork函数没有实现写实拷贝机制的时候出现的一个东西。然而现在的fork的函数早已经支持写实拷贝。
提到写实拷贝就多说几句,在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子进程你就得给他分配进程所需的资源,如果每次创建子进程后都要拷贝父进程的资源有点太降低效率了。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衍生出了vfork这个函数,父子进程同时使用同一份内存空间,虽然省去了重新开辟和拷贝的动作,但却非常危险。
写实拷贝
在后来的发展中,fork实现了写实拷贝的机制,即创建一个子进程后先不给它分配资源,直到父进程或者子进程要进行数据的读写时再进行内存的开辟和拷贝父进程代码段和数据段。
vfork函数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unistd.h>
pid_d vork(void);
函数特点
- 子进程一定会先于父进程运行
- 在子进程调用_exit/exit或者exec程序替换后,父进程才有可能运行
本篇文章主要探究,为什么要有这两条规则?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子进程共用同一份地址空间,也就是说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引发未知的错误,那么就有下面两种可能:
- 父进程影响子进程:对于这一点vfork函数在底层实现,就确保子进程一定先与父进程运行,所以父进程影响子进程这一点,操作系统帮助我们搞定了。
- 子进程影响父进程:既然保证了子进程先运行,那么子进程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父进程,因为父子共用同一个地址空间。
如何防止子进程影响到父进程
vfork函数的设计初衷就是创建一个子进程,为了提高效率不给它开辟空间,父子共用,然后子进程直接调用exec函数族去做其他事,因为一旦调用exec程序替换,子进程就去执行别的函数,不会再影响父进程。
为什么必须时_exit/exit函数而不能是return呢?
_exit/exit与return的区别
exit在最后也会调用_exit函数,只不过会做一些清理工作,比如刷新缓冲区。调用这两个函数是直接将进程终止掉。
而return的话是释放局部变量,释放栈帧,回到上一个函数调用的位置。
那么看一下下面这段代码: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