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卷积(OpenCV笔记)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OpenCV中的filter2D()函数进行图像卷积运算,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具体应用过程。此外还提供了手动实现卷积运算的方法以帮助理解其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图像卷积的过程===>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36503007/article/details/79875033


filter2D()函数

filter2D()是OpenCV中用于图像做卷积运算的函数

声明:void cv::filter2D( 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int ddepth,
                                      InputArray kernel, Point anchor = Point(-1,-1),

                                      double delta = 0, int borderType = BORDER_DEFAULT );


①src和dst分别表示输入、输出图像。

②ddepth表示输出图像的深度,可以使用输入图像的深度即src.depth()。当ddepth输入值为-1时,也表示输出图像与输入图像深度保持一致。

③kernel表示卷积核。

④anchor表示内核的基准点,它有一个默认值为(-1,-1)即基准点是kernel的中心位置。基准点是卷积核中与进行处理的像素点重合的点。

delta: 在储存输出图像前可选的添加到像素的值,默认值为0

 borderType: 像素向外逼近的方法,默认值是BORDER_DEFAULT,即对全部边界进行计算。


【代码】 

以卷积核为例,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using namespace cv;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Mat src = imread("D://2.jpg",0);
	Mat dst;
	float a[9] = { 0 ,-1 ,0 ,
				   -1 ,4 ,-1 ,
				   0 ,-1 ,0 };
	Mat kern = Mat(3, 3, CV_32F, a);
	filter2D(src, dst, src.depth(), kern);
	imshow("src", src);
	imshow("dst", dst);
	waitKey(0);
	return 0;
}



在代码中可以不使用filter2D()函数,而使用遍历像素点进行卷积运算的方法来加深对图像卷积过程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