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标题title
:title定义的标题仅是在浏览器标题栏中显示的信息。title作为属性用来定义提示文本。 -
网页内容的标题hi
:一般一个网页应该只有一个一级标题(主标题),也就是说网页内容应该只用依次h1元素。h2元素定义网页栏目的标题,h2元素作网页副标题时也应该只用一次。h3元素定义子栏目的标题。文档的标题层次一般在三层左右。 -
设计引用信息
:
q元素定义单行引用,如论文、博客中引用别人的话,引用的文本会被加上双引号;
cite元素常引用短语或短句子,常用来引用某人说的话,引用的文本以斜体显示;
blockquote元素用来引用一段或者多段的长篇信息。 -
设计强调信息
:
em元素:表示强调信息,斜体表示;
strong元素:表示加强强调的信息,加粗。 -
设计信息缩写
:
使用缩写信息能够为浏览器、拼写检查程序、翻译系统一级搜索引擎分度提供有用的信息。
abbr元素:缩写词,如Defines是dfn;
<p>
<span title="Abbreviation">
<abbr title="Abbreviation">abbr</abbr>
</span>
表示它所包含的文本是一个更长的单词或短语的缩写形式,浏览器会根据这个信息改变你对这些文本的显示方式,或者用其他文本代替。
</p>
acronym元素:首字母缩写;
<p>
<acronym title="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acronym>
层叠样式或级联样式表,定义如何显示HTML标签,用于控制网页外观布局和样式设计。
</p>
设计其他文本信息
:
address元素:用来表示特定的语义信息,如地址、签名、作者和文档摘要等,并不仅仅指地理地址。
<address title="作者">书小宅</address>
<address title=“详细地址”>重庆</address>
<address title="文章摘要">语义辨析</address>
a元素:
两种用法:一种是用来作为超链接,二是用来作锚。
href属性设置超链接的目的地址(URL);
target表示打开目标文档的方法,如_blank表示在新窗口中打开文档,_parent表示在父窗口中打开文档,_self表示在当前文档中打开文档,_top表示在顶层窗口中打开文档。
1、超链接:链接到某一目标网址。
<a href="http://www.baidu.com">去百度搜索</a>
效果演示:去百度搜索
2、锚链接:定义锚点,实际上是一个定位标记,定位到网页某个具体的位置。
<a href="#btm">跳转到底部</a>
<div id=“box” style="height:2000px; border:solid 1px red;">撑开浏览器滚动条</div>
<span id="btm">底部锚点位置</span>
定义列表信息
:- 有序列表输出的内容有前缀,是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罗马数字等;
- 无序列表输出的内容有前缀,是实心圆、空心圆、实心正方形;
- 自定义列表有缩进而没有前缀。
导航菜单是同质数据,适合使用列表数据。
有序列表和无序列表
先标识列表有序还是无序,再内嵌列表项目
- <ul>……</ul>:标识无序列表。
- <ol>……</ol> :标识有序列表。
- <li>……</li> :标识列表项目。
定义列表
:
搜索引擎认为dt元素包含的是抽象、概括或简练的内容,对应的dd元素包含的是与dt内容相关联的具体、详细或生动说明。
误区:(1)一个dt之下包含多个dd;(2)缺失dt或dd元素。
- <dl>……</dl> :标识定义列表,包括词条和解释两块内容。
- <dt>……</dt> :标识词条。
- <dd>……</dd> :标识解释。
设计表格
:
每列数据属于不同的类型,每行数据(一条记录)表达一定的意思的多行多列数据使用表格。
table:数据表结构。
tr :表格行。
td:表格数据单元格。
如果数据本身是纯专业、技术的数据,使用表格结构会更合适;
对于同类型的信息使用列表结构会更恰当。
表格分组
:
数据行分组:
<thead>……</thead>:在数据表中定义头部区域
<tbody>……</tbody>:在数据表中定义头部区域
<tfoot>……</tfoot>:在数据表中定义脚步区域
<thead>
<tr>
<td rowspan="2">排名</td>
<td colspan="3">人数</td>
……
</tr>
<tr>
</tr>
</thead>
<tbody>……</tbody>
解释:对于行,分成又不区域和主体区域两部分。头部有两行,每一个单元格占的行列数的大小由rowspan和colspan属性来控制。
数据列分组:
<col>……</col>:在数据表中定义列区域
<colgroup>……</colgroup>:在数据表中定义数据列组
<colgroup>
<col span="3"/>
<col span="4"/>
</colgroup>
解释:对于列,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占3个单元格的宽度,另一个单元格占4个单元格的宽度。
设计表单
:
optgroup:定义下拉选项组,选择列表中相关选项的组合。
isindex:定义简单的输入框。
所有表单元素都有两个基本属性:
1、name
:定义表单对象的名称,后台服务器利用该属性值来读取其中的数据,属性可以根据对应表单对象包含的内容来确定。
2、id
:定义了表单对象的id编码,前台客户端利用该属性控制该对象的动态表现。
一般为1、2设置相同的属性值。
<h1>表单的语义化结构</h1>
<form id="form1" method="post" action=""> <!--表单包含框-->
<p>单行文本域:<input type="text" name="textfield" id="textfield"/></p> <!--输入框-->
<p>密码域:<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field" id="passwordfield"/></p>
<p>多行文本域:<textarea name="textareafield" id="textareafield"></textarea></p>
<p>复选框:复选框1<input name="checkbox1" type="checkbox" value=""/>
复选框2<input name="checkbox2" type="checkbox" value=""/>
</p>
<p>单选按钮:
<input name="radio1" type="radio" value=""/>按钮1
<input name="radio2" type="radio" value=""/>按钮2
</p>
<p>下拉菜单:
<select name="selectlist" size="2"> <!--select元素必须与option元素配合使用-->
<option value="1">选项1</option> <!--size小于选项数目会出现滚动条-->
<option value="2">选项2</option>
<option value="3">选项3</option>
</select>
</p>
<p> <input type="submit" name="button" id="button" value="提交"/> </p> <!--提交按钮-->
</form>
form元素的核心属性:
1、enctype
=: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将表单中的数据编码为名-值(name-value)对的形式通过URL发送给服务器。
- “multipart/form-data”:将表单中的数据打包为独立的数据包,编码为一条消息,每个表单域对应消息中的一个部分,然后通过http方式发送到服务器。
- “text/plain”:将表单中的数据以纯文本的形式进行编码,不含任何控件(表单域的名称)或格式字符。
2、action
属性用来设置表单提交数据的目标文件,该文件应该是包含在服务器端脚本的处理文件。
3、method
=
- ”get“: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
- “post”:向服务器传递数据。
当表单中包含文件域时,form元素的method属性必须设置为"post",enctype属性必须设置为"multipart/form-data",否则提交操作会失败。
表单分组:
fieldset:定义表单的字段域(或称字段集),集合表单的容器,默认显示边框效果。
legend:定义字段域的标题,默认位于左上角。
legend元素必须包含在fieldset元素内部,且紧邻fieldset元素。
绑定提示标签:
label:定义表单的控制标签。常使用for属性使其与表单域绑定在一起,形成关联。单击标签文本时输入焦点自动定位到对应的表单域。
<label for="username">用户名</label>
<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