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mponent
表示是受Spring 管理组件的通用形式,@Component注解可以放在类的头上。
@Component不推荐使用。
好像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2. @Controller
对应表现层的Bean,也就是Action。
如果@Controller不指定其value="",则默认的bean名字为这个类的类名首字母小写。
如果指定@Controller(value="UserAction")或者@Controller("UserAction"),则使用value作为bean的名字。
3. @Scope
首先要知道springMVC是单例模式,struts2是多例。即,springMVC每次访问的Action对象都是同一个,而struts2每次访问都重新创建了一个Action对象。
@Scope("singleton")表示保持单例模式。(“prototype")表示多例。
多例模式下更耗内存,效率会低一点,但是线程安全性更高。
4. @ Service
对应的是业务层Bean,如XxxxService。
在抽象类上定义。
@Service("userService")表示给当前类命名一个别名,方便注入到其他需要用到的类中;不加的话,默认别名就是当前类名,但是首字母小写
5. @ Repository
基本用法与Service相同
6. @Resource、@AutoWired、@Qualifier
都用来注入对象。其中@Resource可以以 name 或 type 方式注入,@AutoWired只能以 type 方式注入,@Qualifier 只能以 name 方式注入。
Name = Spring初始化对象时指定的名称,如@Service("userService"),这里的userService就是name,完全体写作:
@Resource(name = "userServi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Type = Spring初始化对象的类型,如
@Service("user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这里的类型就是UserService/UserServiceImpl,完全体写作: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7. @RequestMapping
一个用来处理请求地址映射的注解,可用于类或方法上。用于类上,表示类中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value: 指定请求的实际地址,指定的地址可以是URI Template 模式;(@RequestMapping(value="/{day}")这种写法需要在该方法参数列表上定义一个@PathVariable来接收)
method: 指定请求的method类型, GET、POST、PUT、DELETE等;
consumes: 指定处理请求的提交内容类型(Content-Type),例如application/json, text/html;
produces: 指定返回的内容类型,仅当request请求头中的(Accept)类型中包含该指定类型才返回;
params: 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参数值是,才让该方法处理。
headers: 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指定的header值,才能让该方法处理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