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订阅/消费设计
首先生成一个数据库连接字段,如下所示;
具体的协议格式,可参见:CanalProtocol.proto
get/ack/rollback协议介绍:
其中对应的代码,如下所示:
- Message getWithoutAck(int batchSize),允许指定batchSize,一次可以获取多条,每次返回的对象为Message,包含的内容为:
- batchsize是可以去进行自己定义的
- a. batch id 唯一标识
- 代码获取如下所示:
-
Message message = connector.getWithoutAck(batchSize); // 获取指定数量的数据 //获取message对象信息 long batchId = message.getId(); //去获得唯一获得ID int size = message.getEntries().size(); if (batchId == -1 || size == 0) { //当message的ID不是正常状态,进行间隔使用
- b. entries 具体的数据对象,对应的数据对象格式:EntryProtocol.proto
- 因为batchId是唯一的,因
- void rollback(long batchId),顾命思议,回滚上次的get请求,重新获取数据。基于get获取的batchId进行提交,避免误操作
- void ack(long batchId),顾命思议,确认已经消费成功,通知server删除数据。基于get获取的batchId进行提交,避免误操作
- canal的get/ack/rollback协议和常规的jms协议有所不同,允许get/ack异步处理,比如可以连续调用get多次,后续异步按顺序提交ack/rollback,项目中称之为流式api.
- 流式api设计的好处:
- get/ack异步化,减少因ack带来的网络延迟和操作成本 (99%的状态都是处于正常状态,异常的rollback属于个别情况,没必要为个别的case牺牲整个性能)
- get获取数据后,业务消费存在瓶颈或者需要多进程/多线程消费时,可以不停的轮询get数据,不停的往后发送任务,提高并行化. (作者在实际业务中的一个case:业务数据消费需要跨中美网络,所以一次操作基本在200ms以上,为了减少延迟,所以需要实施并行化)
流式api设计:
- 每次get操作都会在meta中产生一个mark,mark标记会递增,保证运行过程中mark的唯一性
- 每次的get操作,都会在上一次的mark操作记录的cursor继续往后取,如果mark不存在,则在last ack cursor继续往后取
- 进行ack时,需要按照mark的顺序进行数序ack,不能跳跃ack. ack会删除当前的mark标记,并将对应的mark位置更新为last ack cusor
-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客户端可发起rollback情况,重新置位:删除所有的mark, 清理get请求位置,下次请求会从last ack cursor继续往后取
数据格式
canal采用protobuff:这也是cannal的数据传输格式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