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
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中包含四种数据:
(T/F表示预测正确与否,P/N表示被预测为正例还是负例)
- TP:实际为正例,被预测为正例,预测正确
- FP:实际为负例,被预测为正例,预测错误
- FN:实际为正例,被预测为负例,预测错误
- TN:实际为负例,被预测为正例,预测正确

Confusion Matrix
由以上四种数据得到四种比率如下:
TPR(True Positive Rate,又称灵敏度:sensitivity):TPR=TPTP+FN
,即正例被正确预测为正例的数目实际正例的数目
FPR(False Positive Rate):FPR=FPFP+TN
,即负例被错误预测为正例的数目实际负例的数目
FNR(False Negative Rate):FNR=FNTP+FN
,即正例被错误预测为负例的数目实际正例的数目
TNR(True Negative Rate,又称 特指度:specificity):TNR=TNFP+TN
,即负例被正确预测为负例的数目实际负例的数目
评价指标
Precision,即查准率:P=TP/(TP+FP)
Recall,即查全率:R=TP/(TP+FN)
F-Score,即precision和recall的调和平均值,更接近precision和recall中较小的那一个值:F=2×P×R/(P+R)
Accuracy,分类器对整体样本的分类能力,即正例分为正例,负例分为负例:A=TP+TN/(TP+FP+FN+TN)
ROC曲线:
- 横坐标:假阳性率(FPR),负样本中被预测为正样本的个数
- 纵坐标:真阳性率(TPR),正样本中被预测为正样本的个数
如何绘制:
- 统计正负样本数量:P/N
- 横坐标刻度间隔:1/N
纵坐标刻度间隔:1/P- 根据预测概率从高到低排序
- (0, 0)开始
遇到正样本,沿纵轴绘制一刻度;
遇到负样本,沿横轴绘制一刻度;
(1, 1)结束
和P-R曲线的区别
- 当测试集正负样本分布发生变化时,ROC曲线形状基本不变,而P-R曲线形状剧烈变化。
AUC
- 几何意义: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沿ROC横轴做积分。
- 物理意义:任取一对(正、负)样本,正样本预测分大于负样本的概率。对于AUC而言,并不关心具体预测的结果是标签或者概率,也不需要卡什么阈值,只要在预测结果之间有排序即可。
- 0.5到1之间。
- 如果一个模型好于另一个,则它的曲线下方面积相对较大。
参考资料
分类算法中常用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