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接收信息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的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临各种类型,各种来源的信息时,笔记软件横空出世,承担了管理海量信息的重任,让人们的信息管理方式,工作学习方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自2012年印象笔记进入中国(或追溯到更早的evernote),笔记软件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笔记软件很好地解决了碎片信息的管理问题,并通过分类、标签和链接等方式有效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当下,知识工作者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笔记工具了。
笔记软件面临的巨大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笔记工具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用户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也在付出代价。而这个巨大的挑战,就是要面临海量的收藏信息。
笔记软件最开始是为了书写而生,但文字信息却不仅仅来源于书写。为了让信息收集更方便,笔记应用集成了更多的收藏功能,网页、微博、微信、文字、图片、链接都可以非常轻松地进入笔记软件。我们终于解决了碎片信息的收藏、整理和管理问题,无论是收藏、同步、分类、查询、标注、链接都能完美解决,但新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来。
快捷的收藏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囤积欲,好的文章、图片内容,没时间看就先收藏着,等以后再读。这个环节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笔记软件里就会拥有大量的笔记。虽然存储空间原则上无限大,但收藏的信息更多是一种未来的储备,它和笔记软件中的项目信息,个人信息,自主创建的笔记混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打开笔记软件的体验越来越糟糕,笔记软件已经不像一个知识库和工作空间,而更像是一个网络信息的垃圾站。笔记软件越来越没有办法创造一个专注的工作空间了,这让大量的笔记用户转向更专业的写作软件以及其他工具中。
另外,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收藏后不读的困扰。信息存储很多,如果不加工,信息就无法转化为知识。虽然我个人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但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压力和焦虑。往往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干脆就不收藏了,胜利已经看到了一线曙光,结果我们却退回了原点。
收藏的积极意义
“收藏”其实在我们的工作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像GTD的收集箱一样,将与当下无关的信息拦在外面,阻止它们干扰我们当下做的事情。但收藏并没有将这些信息扔掉,这是非常好的缓冲地带,为我们在信息海洋中对信息进行初选,让下一步行动更加有针对性。即使收藏后不读,至少也保护了我们在某一时刻的专注力。“收藏”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使用笔记软件进行收藏所遇到的问题。
有道云笔记的答案:划分功能区
区分收藏笔记和其他笔记,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诞生了很多不错的,专注收藏的工具APP解决收藏的问题。
有道云笔记将收藏的信息在笔记中进行了单独的划分,收藏的笔记和自建的笔记保存在不同的区域。自建笔记专注书写和编辑,而收藏的笔记则专注于阅读和标注。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信息的噪音问题,并针对不同笔记进行区分管理。不过缺点是打开笔记软件,笔记总量并没有减少,压力还是有一些。但无论如何,用户数量前两位的笔记软件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是时候将“收藏”这件事单独拿出来了,笔记软件承载这些信息已经很吃力了。
大象家独立的收藏工具:剪藏APP
相对有道云笔记在笔记内部划分区域的做法,印象笔记的革新算是比较彻底了。印象笔记将“收藏”彻底分割了。我非常佩服印象笔记的勇气,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成功的分割。印象笔记确实不太适合做信息收藏了,这个环节,“剪藏”完全可以胜任,并且在体验上更符合收藏这个环节的用户使用习惯。
1、 收藏环节相对简单丝滑
“剪藏”和印象笔记共享账号,只要有复制操作,打开“剪藏APP”就有收藏的提示。针对微信则使用“剪藏助手”将微信中的文字、聊天记录、图片、链接、公众号等信息分享至“剪藏”。
相对于以前的“我的印象笔记”,“剪藏助手”更加快捷和人性化。它作为微信中的一个联系人存在,我们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直接转发给这个联系人,这样就可以将微信中的信息直接发送至“剪藏助手”。针对聊天记录还可以将多个聊天记录合并发送,微信里的信息基本上可以丝滑收藏,没有任何卡顿。
2、“归档”功能彻底解决信息噪音问题
如果你问我收藏工具最大的价值在哪里?那一定就是他们的“归档”属性,这可以说是区分笔记工具和收藏工具的显著特点。
无论是从各个途径收藏来的网页、文件、文字、图片,都可以点击归档按钮,对这些信息进行归档处理。归档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零态清爽的阅读环境,降低噪音。“零态清爽”在笔记软件中是做不到的。你无法想象打开印象笔记里面空无一物的场景,但是在“剪藏”这类收藏工具里确是常规操作。
收藏的首要功能是建立缓冲区,这些信息有些是我们值得读的,有些是垃圾可以直接删除的,也有一些是我们认为可能会有用的一些素材,亦或是浏览过的删不删都可以的信息。这些信息只要选择“归档”,就可以直接进入归档区域,打开应用不会看到这些信息,即使收藏了几千条,归档后也不会显得噪音太大。这也是现阶段用收藏工具代替笔记软件进行收藏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3、 自动去除无关信息,增加阅读体验
收藏工具相对于笔记软件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网络上的文章收藏到“剪藏APP”后,系统会对信息进行初步的调整,会去掉网页中的广告信息和各种杂音,这样可以增加阅读体验。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像阅读电子书一样选择“高亮”、“划线”、“批注”、“复制”等操作,这些在笔记软件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妥妥的素材库。
4、导出到印象笔记和其他格式
“剪藏”是收藏环节的应用,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收藏和阅读进行的。有些素材可能就是读一读,有些素材会进行下一步的加工。需要进行下一步加工的素材可以直接导出到印象笔记,也可以导出为pdf或html等格式,如果文章进行了标注,这些标注也可以导出。
从工作流程来看,“剪藏”代替印象笔记做了信息的初步筛选工作,如果信息需要进一步处理,则可以进入到印象笔记,如果不需要或者看看就结束了,就可以直接在“剪藏”中删除或归档。
5、整理能力出众
“剪藏”的整理能力十分出众,被收藏到“剪藏”的信息可以直接编辑标题,也可以对信息加标签,搜索和筛选。我非常喜欢“剪藏”的筛选栏,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剪藏”已经可以完全胜任素材库的重任了,即使信息只保存到这里,也完全没有问题。
作为印象笔记十几年的用户,我的印象笔记里保存了大量的收藏信息,这让我的笔记十分臃肿。而且众所周知,这些收藏的信息大多数是没什么用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将收藏在印象笔记里的信息全面检视了一下,只保留了几十篇需要仔细阅读的文章,其他的信息,就被我导出后直接删除了。导出的文件为了寻求一些心理安慰,保存在网盘里,不过我想我基本上是不会再把它们导入进来了。
笔记软件发展到第10年,收藏这个环节有了更专业,体验更好的工具来保存网络上的碎片信息。它的职责不仅是收藏稍后读,也是信息缓冲区,帮我们初步筛选信息,这是笔记软件做不到的。
使用印象笔记的用户可以考虑将收藏的功能转移到剪藏,进一步可以保存到印象笔记,退一步信息就保存在这里,互不干扰,各司其职。
专注于收藏:Cubox
Cubox是一款专注于收藏的专业收藏应用,如果希望拥有更加专业的收藏体验,可以考虑cubox,在印象笔记的剪藏APP功能尚不完善前,我一直是使用cubox作为收藏工具。
1、利于整理的主界面
剪藏APP是瀑布流界面,打开应用后就会呈现收藏的文章,界面提供了筛选按钮,可以根据各种条件进行筛选。而Cubox是采用传统的文件夹分类的方式,打开后界面很像苹果的提醒事项,人为分配了收集箱、今天、所有和星标四个分类。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定义分类和智能分类,打开界面是看不到收藏的文章的。这种方式相对比较传统,整理提示多于阅读提示。
2、突出标签和标注的界面
在主界面上,Cubox将标签和标注页面单独拿出来,放在页面底部。而剪藏的“标注”是通过主界面筛选进行的。
Cubox整体界面风格比较简约,同时支持更多的扩展,小组件以及其他高级功能,比如邮箱收藏,newsletter等,并且有多种形式的导出类型。免费用户可以收藏200条,Pro用户可以使用全部功能。
三指下滑触发收藏:荣耀笔记
最后这个工具虽然是一款笔记应用,但是却在收藏方面做得很优秀。荣耀MagicOS7.0原生应用——荣耀笔记。
按照本文的中心思想,其实一款笔记软件并不是收藏的最佳工具,但是我觉得荣耀笔记真的是为手机原生用户提供了比较好的收藏体验。体验过程过于丝滑,只需要一个设置,一个手势。
只要在系统设置里定义“三指下滑”这个手势为收藏,之后我们对于网页、公众号、头条等文章就可以直接保存在荣耀笔记。
作为一个骨灰级笔记用户,我如何评价这个三指下滑的价值呢?这个手势直接拉低了收藏操作的门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后一个操作难度也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网络浏览,多数是碎片化和随机化的。这就让我们在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时候注意力越来越分散,而且信息来源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碎片化。虽然收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不得不说,大多数人是没有收藏习惯的,甚至是不知道可以将网页收藏稍后读的。
根据我近十年来的培训实践,收藏对于普通用户最大的难点在于有操作门槛。就拿收藏微信公众号文章来举例,从早期的“我的印象笔记”到现在的“印象收藏助手”,都必须要经历注册账号、在公众号上绑定账号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把90%想收藏的人挡在门外了。我在我的线下培训课上曾经指导过学员将微信绑定印象笔记,我发现这个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真不是那么容易。收藏虽然好,但就是太麻烦。重视这块的人宁可自己建一个只有自己的微信群或者使用微信同步助手,也不会考虑使用笔记或收藏软件,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
荣耀笔记这个设置,一下子将收藏这个环节的门槛降低到0了。在网页上看到心仪的内容,可以直接三指下滑,网页就保存到荣耀笔记里了,就这样简单。
三指下滑这个操作,在很多安卓手机里是截图的功能,所以在荣耀手机上第一次启动三指下滑,系统会给你一个提示。使用三指下滑收藏,基本上就是一个和截图一样简单的操作了。在荣耀笔记里,会默认有一个“全局收藏”文件夹来保存摘录的网页和视频,这样从网页收藏过来的笔记会直接和自建的笔记保存在不一样的区域。
除了三指下滑触发收藏,荣耀笔记收藏后的笔记页面也非常值得赞赏。
首先,页面优化做得很好。对我这样喜欢极简页面的用户非常友好,无论网页上的图片、广告、特效多花哨,统统优化掉。虽说优化页面是收藏应用的基本功,但是荣耀笔记对网页的优化是目前我认为最好的,没有之一。剪藏和cubox这类专业收藏应用经过优化后的网页是不能改动的,这点让人非常难受。优化得好还能接受,但是有些就是为了凑数的图,特别影响阅读体验,但是还去不掉。而荣耀笔记不仅优化得好,还保存了笔记软件收藏的特点,收藏以后不满意可以改。比如在阅读前直接删除掉自己没用的图再进行阅读,这样阅读会更专注。
其次,笔记里的阅读标注是直接上手划线。这种比较贴近看纸质书的方式,看到哪个重点就直接上手划。标注是单独一个图层“浮”在笔记上的,这点延续了以前华为备忘录的特色,阅读起来更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和看PDF文献的感觉很类似。这种标注方式大大增加了笔记的阅读体验,但和收藏软件、读书APP的阅读方式完全不同。习惯用光标进行标注的人一开始可能有些违和,但是搭配笔来使用,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实话讲,这个收藏操作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只有荣耀MagicOS系统才集成了荣耀笔记。因此,推荐荣耀手机和平板的用户可以尝试一下(注意:不是华为EMUI,不是鸿蒙OS)。不过在使用前,有一个可以预见的大坑需要提前躲避,那就是不要把笔记APP变成垃圾站。
收藏丝滑是一把双刃剑,收藏容易,笔记里的收藏会越来越多,而且多数笔记是不看的,所以如果用荣耀笔记收藏,定期就需要断舍离一下。荣耀笔记主要是收藏和阅读体验好,但是不停三指下滑,就会加速笔记应用变成垃圾站的速度。所以我建议使用手机原生的笔记,既然阅读效果好,那就拿来仔细阅读,而不是存储。收藏的笔记数量要有一定数量的控制,对于原生应用,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使用容易,所以要尽可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也可以和专业的收藏工具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但无论如何,荣耀笔记至少让一部分手机用户开始用简单的三指下滑控制来保护自己的注意力了,先收藏,然后再选择读或者不读。这在手机原生笔记里算是非常有特点了。
结语
工具是思维方式的训练,收****藏工具是在笔记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产物,和网络收藏夹不同,它在收藏的同时也搭建了从信息整理到知识管理的桥梁,从而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虽然收藏这件事情笔记软件和收藏应用都可以做,但在收藏环节独立处理信息,可以让后面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减少很多工作量,也更有针对性。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收藏在笔记应用中,不妨试试收藏应用将这个环节独立出来。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使用任何收藏工具,建议一定要尝试使用,因为当前碎片信息时代,使用收藏,就是在拿回我们生活的主动权。
接下来我将给各位同学划分一张学习计划表!
学习计划
那么问题又来了,作为萌新小白,我应该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既然你都问的这么直白了,我就告诉你,零基础应该从什么开始学起:
如果你对网络安全入门感兴趣,那么你需要的话可以点击这里👉网络安全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282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阶段一:初级网络安全工程师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安排一个为期1个月的网络安全初级计划,当你学完后,你基本可以从事一份网络安全相关的工作,比如渗透测试、Web渗透、安全服务、安全分析等岗位;其中,如果你等保模块学的好,还可以从事等保工程师。
综合薪资区间6k~15k
1、网络安全理论知识(2天)
①了解行业相关背景,前景,确定发展方向。
②学习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③网络安全运营的概念。
④等保简介、等保规定、流程和规范。(非常重要)
2、渗透测试基础(1周)
①渗透测试的流程、分类、标准
②信息收集技术:主动/被动信息搜集、Nmap工具、Google Hacking
③漏洞扫描、漏洞利用、原理,利用方法、工具(MSF)、绕过IDS和反病毒侦察
④主机攻防演练:MS17-010、MS08-067、MS10-046、MS12-20等
3、操作系统基础(1周)
①Windows系统常见功能和命令
②Kali Linux系统常见功能和命令
③操作系统安全(系统入侵排查/系统加固基础)
4、计算机网络基础(1周)
①计算机网络基础、协议和架构
②网络通信原理、OSI模型、数据转发流程
③常见协议解析(HTTP、TCP/IP、ARP等)
④网络攻击技术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⑤Web漏洞原理与防御:主动/被动攻击、DDOS攻击、CVE漏洞复现
5、数据库基础操作(2天)
①数据库基础
②SQL语言基础
③数据库安全加固
6、Web渗透(1周)
①HTML、CSS和JavaScript简介
②OWASP Top10
③Web漏洞扫描工具
④Web渗透工具:Nmap、BurpSuite、SQLMap、其他(菜刀、漏扫等)
那么,到此为止,已经耗时1个月左右。你已经成功成为了一名“脚本小子”。那么你还想接着往下探索吗?
阶段二:中级or高级网络安全工程师(看自己能力)
综合薪资区间15k~30k
7、脚本编程学习(4周)
在网络安全领域。是否具备编程能力是“脚本小子”和真正网络安全工程师的本质区别。在实际的渗透测试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当常用工具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时候,往往需要对现有工具进行扩展,或者编写符合我们要求的工具、自动化脚本,这个时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在分秒必争的CTF竞赛中,想要高效地使用自制的脚本工具来实现各种目的,更是需要拥有编程能力。
零基础入门的同学,我建议选择脚本语言Python/PHP/Go/Java中的一种,对常用库进行编程学习
搭建开发环境和选择IDE,PHP环境推荐Wamp和XAMPP,IDE强烈推荐Sublime;
Python编程学习,学习内容包含:语法、正则、文件、 网络、多线程等常用库,推荐《Python核心编程》,没必要看完
用Python编写漏洞的exp,然后写一个简单的网络爬虫
PHP基本语法学习并书写一个简单的博客系统
熟悉MVC架构,并试着学习一个PHP框架或者Python框架 (可选)
了解Bootstrap的布局或者CSS。
阶段三:顶级网络安全工程师
如果你对网络安全入门感兴趣,那么你需要的话可以点击这里👉网络安全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282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学习资料分享
当然,只给予计划不给予学习资料的行为无异于耍流氓,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份【282G】的网络安全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资料包,可点击下方二维码链接领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