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科目:
A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三个科目;
B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两个科目;
C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两个科目。
申论:
申论不是话题作文(高考议论文),而是材料作文,
必须根据所给的材料作答,而不是硬套准备的热点。
- 申论看成是平时工作中的具体事件,材料里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把一件件事情的逻辑搞清楚了,申论也就明白了。
- 看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首尾段;分论点的内部论证
- 惯用写作思路为五段或六段,
- 比喻
看完材料能把材料复述的七七八八的样子。
至少练习二十篇以上阅读
先看题目,再看材料。
画出关键词句
字体一定要整齐,尽量把字写到格子中间,不要出格。
小题答案一定要分好层次,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连接起来
小题写到100即可
不要使用数字,而是使用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由于改卷速度非常快,不要把太长时间用于小作文
首先写标题,如果没有规定标题,使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xxxxxx
如果不是在首尾,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写错也不要修改。
一般分为问题,影响和对策3个部分,注意每个对策的字数大体保持一致
作文的字数一定要在要求之内
结尾一般在120字左右,
将前面答题的材料作为作文的内容,将材料中的官话编辑一下
申论考试作答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回答:一,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二,答题的时候快速的把采分点写在草稿纸上,字自己认得即可。然后再归纳整理到答题卡上。三,如果觉得格子不够,标点符号和字可以放在一个格子里面。甚至两个字放在一个格子里面都是可以的。四,如果你写错了字不要涂改,就随它去。五,申论作答时候,尽量用阿拉伯数字把答案要点整理下来。六,一定要给大作文预留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七,写申论的时候,一定要先看题再看材料。千万不要看完材料再做题。这样会严重浪费时间。现在的申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行测:
90%的同学行测题目是做不完的。行测一定要把能做的题目要做对,不能丢分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做好,要懂得抓大放小
前面的部分做题顺利与否,是否预留了足够的时间,会对后面的做题,也就是对全卷的分数有关键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与节奏,并不断模拟练习必不可少。
认真对待每一套完整的试题,做每一套题都像在考场中一样,让自己紧张起来、兴奋起来,开始做题前准备好手表,预留8-10分钟涂答题卡,只有平时在标准时间内完成题,考试时间才够!
会做的题就加快,不会的就跳过,一道题一看就无从下手就果断蒙。将自己会做的题目都做对,成绩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你非要复习,把法律法规,例如本年出台的新法,本年比较热门的事件所体现的法理,一些常识性的行政法,民法,刑法内容看看吧。对了,一些基本的历史人文常识也是需要了解的。
各省常识看具体情况,某些省如果可以找出出题规律,那么学习一下还是有必要。
言语理解
- 选词填空:前后文推导,近义词辨析
- 段落大意:
- 主旨题:只要找到段落大意
- 意图推断题。微观:找转折词、递进词、并列词等宏观:观察句子结构 总分 分总 总分总微观看词,像“但”这种转折词之后的内容是主要内容,宏观要分析段落大意,如果是总分,那么开头就是主要内容,分总是最后是主要内容。现在很多题目有意省略转折词,让人很难判断主旨句。教大家一个秒杀题目的技巧,如果看到题目无从下手,那么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的可能性在80%以上。
以国考为例40道题,最佳答题时间是控制在30到35分钟,超过40分钟,你绝对来不及了。
把近些年的一些省考、联考、国考的真题拿出来练。尤其是在练成语或者词语选择的时候,把那些你不会的不明白意思的固定搭配和成语记录下来。不建议用黑龙江啊、新疆、四川的题目。最好的是国考的题目,比较规范,其次是江苏省考和联考的。
如果言语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经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你会发现你所谓的做题的感觉一般来说,都是无效的语感。言语的技巧更加有一种抽象感,言语靠的是一种真正的领悟,这种领悟如果你做的很棒的话,就能够达到以无法胜有法。
数量关系
给一个标准,每道题作答时间在2分钟以内,正确率达到85%以上,最好不要放弃
做一半数量关系,蒙一半数量关系。。现在的数量关系题目10题,有8题是基础题,可以通过平时训练做出来。有2题是怪题难题,这种题目不需要纠结,用感觉蒙一个。数量关系不是学数学。起码要做30套以上的题,也就意味着要做300道题目以上,推荐大家做做江苏的真题,江苏的数量关系题目很新,其他地方的出题都喜欢借鉴。
数量关系做题顺序:尽量放在前期做。后期做容易恐慌。也不要放在第一个部分做。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积累题目,而不是刷题。记录排列的规律
是省考命题的规律,国考当中新鲜的玩意,省考当中会给你再玩一遍。
个人觉得中公的逻辑比华图的讲解稍微好一点。
资料分析
就是估算和直除。因为计算总时间=思考的时间+计算时间
秒杀技巧往往帮你节约了计算时间,但是因为使用条件的限制和方法的繁琐,反而增加了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总时间并没有节省更有甚者做错。
资料分析的审题非常重要!题干中说的是年平均增长率,问题却变成了月平均;题干说的是今年比去年多多少,问题却变成了去年比前年多多少之类的。资料分析一定要亲自动手列式子、去计算,哪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算式,也要自己算一遍,
资料分析内容确实比较少,但是难度可不低,
资料分析陷阱很多,而且计算和找数据极其容易耽误时间,不养成严格卡时间的习惯,到考场时间就这样被资料分析偷走了
一篇资料分析,5个题目,耗时6分钟是最佳的节奏。7分钟左右也可以。再超过这个时间,那么就会影响你行测的整体成绩。
速算技巧参考小马公务员考试视频(知乎:马特拉齐)
我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安排:常识5min,言语30min以内,资料30min,判断30-35,答题卡+检查核对8min,数量放在填完答题卡后,有多少时间做多少。都是大概值。
行测的最佳做题顺序是: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逻辑填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其它部分,
其中资料分析一篇六分钟,四篇二十五分钟,资料分析当中碰到计算量大,计算卡壳就跳过去。等所有资料分析做完了,如果还有时间就回头好好思考难题。
数量关系如果是十题的话,就是十五分钟,如果是十五题的话,就二十分钟。做数量关系的时候,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目,那种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看起来比较复杂,那种难题放在后面做。时间一过十五分钟立马放弃。
判断推理部分,做图形推理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就果断凭感觉蒙一个。判断推理剩下的题目以最快的速度做。做逻辑填空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扫不要纠结。做常识判断和片段阅读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做不要纠结。一般按照这个顺序平时练到位的话是肯定可以把题目做完的。
一定要留十分钟涂答题卡。如果你距离行测结束的时候还有十分钟仍然还有一些题目没做就果断放弃那些题目,在涂答题卡的时候随便蒙就可以了。
省考是各地都有自己的一点特色的。你需要了解好,做好相关针对性训练。
查询往年招录信息,报考人数,最终录取分数等信息,时时关注本岗位报考人数,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多问。建议多问问身边从事相似行业的长辈、朋友,对自己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大致了解。三是多选。尽量多筛选几个符合条件的岗位,避免没有限制条件、报名人数多及不符合要求的岗位,在综合多方面信息后,在自己有把握能考上的范围内选择最心仪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