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bel propagation method using spatial-spectral consistency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总结一下读后感
基本步骤:
第一步:利用SVM得到初始分类图 P
第二步:利用初始分类图 和 局部投票原则 选择一些 seed 点(eg: 3*3 邻域中, 有5个邻域点的类别是一致的,则将中心点视为 seed)
第三步:构造邻域,从局部邻域中,选择距离最相近的前一半作为邻域样本,构造w_ij
第四步:构造目标函数(1)
其中Y是目标类别矩阵,每一列是一个样本的类别向量,Y c*n
S是指示矩阵,表示改点是否是seed点 , S n*n
L = D-W 是图 laplacian 矩阵
最后将F(Y)对Y求偏导,得到解析解(2)。
思考:
1:公式(1)中,前一项是表示误差项,但是这个初始分类图P不一定准确,因为P是利用SVM得到的。
2:公式(1)中的第二项可以看成是正则项,关键在于如何构造邻域,既是如何构造矩阵W,文中这样利用空间局部邻域得到W是充分利用了HSI的空间均值性,但是在一般的数据中,这个均质性假设一般没有。
3:公式(2)中的矩阵求逆,对于HSI图像来说,样本点的个数通常比较多(n>10万),因此,直接求逆需要大量的计算量(即使W是稀疏矩阵,存放W仍然需要比较大的内存)。
idea:
1:如何对公式(2)中的求逆进行简化,或者快速计算。
2:label propagation 一般是要从大量的未标记样本中学习有用的样本,因此通常要处理所有的未标记样本,可否先通过预处理选择一部分性质比较好的未标记样本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也就是(2)矩阵L的大小。
3:HSI图像的获得一般是星载或者机载,如何实现星上实时处理,仍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算法能够快速对新获得的样本进行处理,但是直接利用公式(2)的话,就需要所有的数据都采集完成之后才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