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家好,我是bug菌~
一名优秀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对手上的开发工具是有些追求的,如果不太喜欢在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代码编写的话,可以考虑采用功能相对比较强大一点的编辑器,备受好评的软件有sourceinsight(SI)、Visual Stdio Code(VSCode)。
也有朋友经常拿着这两款编辑器进行各方面的PK,总的来说各有优劣吧,还是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bug菌使用VSCode挺长一段时间了,以前在windows下进行开发基本上都是用SI3.5,一直使用的原因是确实相比IDE工具自带的编辑器功能上要强大很多,当然更重要的是其相对比较稳定。
或许这也是SI3.5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版本升级的原因吧。
目前SI4.0来袭,相比SI3.5版本有几点功能还是非常让我满意的,自带文件和目录的比较功能、窗口增加了标签,切换文件更快、点击单词即可高亮等等,所以现在日常也基本上都在使用SI4.0.
后来有一些开发项目需要在Ubuntu系统中进行开发,最开始使用vim+一些插件,不过还是有一些不太方便,并配置比较麻烦,不想太过折腾,就考虑在Ubuntu中安装wine来运行SI,毕竟SI是那么的熟悉,简单的用起来倒问题不大,不过还是存在一些bug,比如有些功能窗口无法显示等等问题。
于是,接触了VSCode这款跨平台的编辑器,在Ubuntu下使用真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基本上想要在怎样的功能,安装一些高分的插件即可搞定。
然而好景也不长,渐渐的出现插件功能失效的情况,要么重启一下插件就好了,要么就得重新安装,反反复复也是挺折腾的。
不过还是相信微软既然要推这款工具,这些问题总归会得到处理,只是时间问题吧。
后续得知VSCode网页版上线了,不过迟迟没有体验一把,后来想想VSCode使用上的一些小问题是不是在网页版上有所改善呢?于是找了个时间体验一把:
网页版地址 : https://vscode.dev/
刚打开的时候还是兴奋的,上面的打开网页界面几乎与安装版本的VSCode一模一样,毕竟有了网页版那你可以无需安装,随时随地写代码了,领导再也不会因为你身边没有开发电脑而担心了。
然而当我进一步深入使用才发现,网页版VSCode还远远不够,目前所支持的插件太少了,相比安装版本操作上还是没有那么流畅。
但可以直接打开github的代码并支持提交,这点算是比较方便的,不过在其他地方因为访问github存在限制,也是比较头疼的。
好吧,继续使用安装版本吧,不过也希望网页版尽快做得强大起来。
最后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了,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一定记得点个赞~
最后一个bug,bug菌唯一创作平台~
推荐专辑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跳转
☞ MCU进阶专辑
☞ “bug说”专辑
☞ 专辑|手撕C语言
☞ 专辑|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