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我终于通过了软考的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一直也想写一篇小作文来作为软考的一个总结,最近刚好项目提测,有一点时间,难得半日清闲,记录一下吧。
咱们主要介绍系统架构设计师。我先想一个目录吧:
一:考试动机
二:报考条件
三:科目选择
四:备考策略
一:考试动机
公司要求
我最早任职的一家公司是省内的一家国有企业,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电力、建筑建材、煤机制造、商贸物流、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为一体,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60多年来公司累计生产煤炭6.2亿吨,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上缴税费252.4亿元,连续多年跻身国内500强。我主要是想表达一般具有国央企背景的企业,都会要求我们员工去考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所以考试动机来说是公司要求,我们是被动接受,最早从2010年考试我就参加过项目管理师的考试,怎奈当时年少轻狂,试了几次就放弃了,至今也未持有项目管理师的证书。到了2021年,我任职的这家公司,是具有央企背景的公司,也鼓励员工参加软考。
其他
以考代评、积分落户、技能补贴、升值加薪、能力提升、加入专家库、招投标资质等
二:报考条件
国籍要求:报名者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等限制,均可报考。
遵守法律法规:报名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恪守职业道德。
身体健康状况:报名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适应考试的要求。
软考报考的具体条件如下:
学历要求:虽然软考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但不同级别的软考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预期。一般来说,中级及以上级别的软考对考生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但并非绝对,关键在于考生的备考努力和实际能力。
工作经验要求:高级别的软考可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经验或工作经历,这并非门槛,而是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内容,确保证书的实际价值。
报名材料准备:报名时需要准备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护照)、近期免冠彩色照片等,具体要求根据考试级别和地区有所不同。
三:科目选择
(从我自己的公众号搬过来的)
这里仅介绍我所了解的,如果您是开发人员建议报考《软件设计师》,如果您是测试人员建议报考《软件评测师》,如果您是做网络相关人员建议报考《网络工程师》。如果您是资深员工,那么分别报考对应的高级科目就可以。比如:软件设计师对应系统架构设计师或者系统分析师,网络工程师对应网络规划设计师。
四:备考策略
2023年以前的系统架构设计师,我认为是有章可循的,多做一些历年真题加上天赋,是可以比较轻松通过考试的。到了2023年,2024年,这几年考试题目调整了。2023年以前案例分析第一题都是质量属性相关的考察,可以说案例分析的第一道必做题是固定的,2023年调整成为随机技术考察,比如2023年案例分析第一题是大数据Lambda架构的考察;2024年第一题虽然有质量属性的考察,但是做了一些调整,想拿到分数也并不容易。所以我在这里大胆预测,以后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案例分析是一个痛点、难点。
这里我们简单展示一下2024年上半年案例分析的部分题目:
案例分析第一题
(1)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的区别,微服务架构的优点
(2)质量属性相关
(3)可用性对应的质量场景
案例分析第二题
(1):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锁的缺点
(2):①基于Redis分布式锁死锁的场景②还有哪些基于哪些技术的分布式锁(3):Zset相关命令
案例分析第三题
(1):①有哪些消息类型②序列片段有哪些类型
(2)填空
(3)说出两种交互图,并说明应用场景
在说三个子科目备考之前,我们先说一下怎么开始:我们先需要梳理一下整个知识体系,这里放一个我之前整理的:(这个是系统分析师的,可能不全面,需要你自己梳理一下,这个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从我自己的公众号搬过来的)
有了整体的知识体系之后,我们可以先找一套视频先刷个几遍,我觉得怎么也得5遍以上吧,重在理解。
1、综合知识
(1)、刷近5年真题
(2)、一定要看系统架构设计师教材(这个去买一本吧,必看的)
2、案例分析
(1)、刷近5年真题(也可以看看系分真题)
(2)、背面试题(比方说Redis相关、MongoDB相关、多线程、各种锁等等)
(3)、这里列一下UML,因为我觉得UML是重点,实际历年也考察。简单说就是你既得会传统的理论知识点,又得会技术相关的知识点。
3、论文
(1)、背一套模板,这里我不展开说了
(2)、多准备一些题目,比如: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面向切面编程、敏捷开发、ABSD、ATAM、区块链相关技术、大数据、devops流水线相关技术、软件测试(2024年上半年考察的单元测试,其中考察到了ST、DT、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分支覆盖率等等)
(3)、回应子题目,一定要有回应
(4)、故意漏出破绽(你得让阅卷老师认为你的论文是你写的,不是背的)
(5)、专业,要多出现大型复杂项目、高并发、高可用、安全性、可维护性、性能等字眼
4、心态心态是最重要的,一定不要放弃,要记住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这句话可以用在论文结尾)。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最后分享一下成绩吧,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从我自己的公众号搬过来的)
不要想着一击必中(当然您本身学习能力特别强,当我没说),要长久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再次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万事顺意!